在经营中很多中小企业主都有资金借贷的需求, 但是…… “贷款难”“贷款贵”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 如何化解这些难题? 小企妹逐一分析, 请往下看,看了点赞! 如何破解银行“不愿贷”“不敢贷” 一段时期以来,银行收缩信贷往往倾向于首先压缩中小企业的贷款,大型商业银行在一些地方的分支机构表现尤为明显。“为了控制不良率,我们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严格控制对中小企业的放贷。”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风控部门的业务人员说,“主要是因为对这些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不清楚,要一家一家摸准情况,比如查企业的用水用电情况,是否按时纳税等情况,调查成本很高。” 除了人工成本高以外,中小企业缺少抵押物和担保,也是不少银行在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不敢贷”的原因。“越是急着要贷款,我们越是不敢给他放款。”某银行地方支行的业务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越是着急借钱的企业,往往风险也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都会要求企业提供抵押物或者由其他企业、机构担保。 有的企业反映,担保相关业务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企业本身就缺钱才想着去融资,但为了借到钱可能还得先交费”。 “时间长、手续多、费用高……”,这些对银行担保贷款业务的“吐槽”,往往让许多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望而却步”。 有业内专家认为,要破解银行不愿贷、不敢贷问题,除了加强监管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调动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如在控制整体风险的前提下,对中小企业贷款单独考核,激励银行对中小企业增加放贷并增加对不良率的包容度,进一步健全相关激励机制,让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时候更加“放得开手脚”。 银行“抽贷”“断贷”症结何在 对于一家经营暂时陷入困难的企业,最担心是什么?大多数企业负责人的回答是:来自银行的“抽贷”“断贷”行为,特别是当企业涉及多家银行授信时,往往一家“抽贷”,其他家迅速跟进,企业经营雪上加霜。 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提出要特别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过去一段时间,部分民营企业脱离主业大肆扩张,导致企业对资金的饥渴和负债率的高攀。一旦市场出现重大变化,企业会立刻出现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期偿还贷款。“因此,民营企业还是应当聚焦主业,下功夫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否则再多的资金也难以满足。” 此外,对一些存在经营风险的企业,部分银行只关注短期效益的行为,也是加剧了“抽断贷”问题。其中,“联保互保”风险颇具典型性,很容易拖垮一个原本经营良好的企业。 “如果企业的流动性困难只是暂时的,未来会有一定的订单和现金回流,我们要求银行不要停贷、压贷,应该继续给予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王兆星说如果企业的经营管理粗放、产品缺乏竞争力、技术落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被淘汰,有些甚至可能是“僵尸企业”,这就不在有效贷款的需求范围内。 王兆星还表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能靠放松风险管控,不能靠降低信贷标准。一方面,银行应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银行应继续“改进”风险管理,而不是“放松”风险管理、降低信贷标准。 如何化解中小企业股权质押风险 对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有关方面和地方正抓紧研究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发生企业所有权转移等问题。 股权质押,属于一种权利质押,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议约定,出质人以持有的股份作为质押物,当债务人到期不能如约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就股份折价受偿,或将该股份出售并优先受偿的一种担保方式。 股权质押交易定位于解决中小型、创业型上市公司股东融资难的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A股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参与股权质押的约3500家,占上市公司总数超过97%,几乎所有中小民营上市公司均参与了股权质押,目前股权质押数量占总股本的比重接近10%,市值超过6万亿元,占两市市值超过10%。 记者走访调研了多家民营上市公司发现,虽然股权质押风险总体可控,但也存在一定潜在风险。第一,增加了部分企业额外财务负担;第二,股权质押会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对于这些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有民营企业家形容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和转型的火山。 针对“融资的高山”,近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部门相继推动设立纾困基金、资管计划、险资专项产品,帮助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陷入经营困境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纾解股权质押困境。 该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中国银保监会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科学合理地做好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在质押品触及止损线时,质权人应当综合评估出质人实际风险和未来发展前景等因素,采取恰当方式稳妥处理。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为纾困专项债建立审核绿色通道,同时建立健全高收益债券、股债结合产品的制度安排,完善债券市场配套制度安排,更好地发挥深化交易所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助力民营企业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