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工业互联网”大潮兴起的一年。紫光集团召开紫光云大会,中联重科发布了“智联万物,云领未来”的云谷工业互联网平台,美的发布MIOT工业互联网平台,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工业富联)正式在A股开盘。此外,华为先声夺人,树根互联强势发力,阿里频频布局,腾讯拥抱产业互联网。笔者所在的兮易团队受政府委托,摸排了2170家制造企业对智能互联(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认识水平和建设能力。摸排下来,总的感觉是谨慎乐观,任重而道远。具体而言,有如下两个观感。 第一个观感: 0.1%、3%、97% 基于我们摸排的样本量,可以得出: 有能力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不足千分之一。 有能力把企业内智能互联建设起来的企业不足百分之三。 而97%以上的中小企业靠一己之力,既无法完成内在的智能互联建设,更无法想象能创建工业互联网平台。 千分之一有能力建平台的企业,到2018年年底为止,初步建起了10种类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一是IaaS云服务平台:阿里、腾讯、华为位于前列,三大电信运营商正想办法往前挤,紫光云和浪潮云等也在加大建平台的步伐。 二是物联网(设备)云服务平台:这类平台的建设突飞猛进,比较扎实,而且面向行业外提供服务。靠前的是树根互联的根云平台,东方国信平台。最近,紫光云在钢铁企业电机云管理上也取得了成功。 三是MES云服务平台:一方面,传统的大MES软件商,如西门子等开始提供云服务,国内的宝信和浙大中控等也在加速进行云服务转型;另一方面,大量不知名的小MES软件商也在尝试提供云MES服务,并且已有成功案例。 四是企业级应用软件云服务平台:客户端应用早已形成规模,比如Salesforce等,但ERP或PLM核心应用端目前成功并大规模应用的还不多,尽管都贴上了云标签。 五是企业级管理解决方案云服务平台:这个领域目前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兮易的企业核心能力云检查和云诊断,算是一个初期的尝试。 六是大数据算法云服务平台:阿里云在这方面基于在消费互联网积累的经验和强大的算法专家群,正快速并大踏步进军传统工业领域,这种进军的速度和规模,令传统企业生畏。当然,一大批小型大数据算法服务商也并不畏惧,在各自专业领域正迅速积累实战案例。 七是专业解决方案云服务平台:2018年涌现了一批专业性解决方案云服务商,比如注塑云、盾构云等。基于政府的强力推进和企业决策者的认识深入,这种专业云2018年出现了一批,2019年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八是行业垂直价值链重构云平台:继海尔Cosmoplat之后,美的已紧紧跟上;继徐工云之后,中联重科也紧紧跟上。 九是雄心勃勃全覆盖的云服务平台:仔细观察阿里和华为,看着他们到处奔跑的身影,明显感觉到,这两家云平台,绝对不会仅仅限于IaaS,也绝对不会仅仅限于物联网设备,基于他们的体量、雄心、资本和人才,他们大有上下通吃、多领域通吃之势。在全覆盖上,我们不能忽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尽管目前它还处于各种调整中。 十是小米云平台: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没有人提及小米,工业互联网的相关组织也几乎看不到它的身影,和华为相比,很多人对小米不看好。笔者感觉,对海尔,对美的,对几乎所有B2C云服务平台造成威胁的,恰恰不是目前我们看得见的行业内的平台,而是我们看不见,甚至看不起的行业外平台。海尔Cosmoplat号称是面向客户定制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但就其平台应产生的实际结果(订单KPI)倒推,小米在客户定制上其实做得更扎实更老道吗?小米其实和华为、海尔一样,是产品制造商,尽管制造是外包。但小米和阿里、京东不一样。工业互联网应该关注小米! 3%的企业,如果经营者的认识正确,决断正确,并且有预算和资金确保,可以完成企业内的智能互联: 一是最底层,从能源和设备层的自动化,到高度自动化,再到设备间的互联网互通。 二是设备层到数据集中采集和控制(Scada)的互联互通。 三是车间和工厂层的互联互通,即实现高度MES功能,实现MES与Scada和设备的打通。 四是企业层,即与ERP、PLM、WMS、CRM等的互联互通。 五是企业层信息系统的横向打通,让数据在整个企业内(而非部门间)实现“自由流通”。 老实说,目前做到这五方面互联互通的企业为数不多。基于全球范围最佳企业的领先实践,这3%的企业还应该创建这样五张互联网:与下游经销商、合作伙伴交易的“经销商互联网平台”;与终端消费者交互的“用户交互互联网平台”;与上游供应商交易的“采购互联网平台”;与外部研发资源交互的“研发协同互联网平台”;与第三方物流交易的“物流互联网平台”。能做到这“五网联通”的企业就更少了。这还不够,对于这3%的企业,尤其是其中的B2C企业,还应该建设“云中台”,否则那么丰富复杂、多类型、多渠道的零售前端,很难直接连通后台的ERP等系统。 97%的企业,基本都是年销售收入低于1亿元的中小企业,过去有信息化(软件应用)的需求,但由于本小利微,负担不起,因而,信息化建设一直滞后。而云服务有可能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这其实就是政府“万企上云”的真实诉求,但能为这97%企业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物美价廉服务的云供应商有多少呢?都在哪里呢? 第二个观感: 3年、5年、10年 2018年,从工信部到各个省、区、市的工信部门,都陆续颁布了企业上云3年行动计划,目标很宏伟:万企上云和十万以上的应用部署到云。根据兮易的摸排,如果基础服务上阿里云、上华为云;如果SaaS上钉钉也算万企上云,那这个目标很容易实现。但如果核心应用上云,比如设备上云、MES上云、ERP上云、业务解决方案上云,那么,我们只能说,谨慎乐观;其实最想说,任重而道远。 从2170家企业的智能互联能力体检看,总体的能力水平在“工业化后期”,具体说,设备建设水平在自动化或高度自动化前期;系统建设水平在部门孤岛后期,正在走向全企业打通阶段;数字化建设水平在初步“可视化”、局部“可分析”阶段,但远远没有到“可预测”阶段;在智能互联人才建设上,普遍是软肋,人才奇缺;真正的木桶最短板,是在智能互联能力建设闭环落地上:组织建设不落地,规划计划不落地,预算不落地,关键任务不落地,项目跟踪、分析、评估和考核不落地! 基于这些切实的数字,笔者感觉,3年目标的实现很难。大家想想,从GE发布工业互联网宣言书,建设GE Predix平台已经过去6年了。这6年,大多数中国企业主要处于对工业互联网的认知阶段。我接触过许多企业董事长,也接触了很多政府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关键人士,说心里话,对工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工业互联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到底有什么区别,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物联网、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大数据是什么关系,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可以肯定地说,对工业互联网的认识,给工业互联网确定一个清晰的边界,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主要是需要实践的前行,需要实践的深化!实践还没有走到那里,我个人感觉,标准不能强推!标准不是来自空泛的理论,而只能来自实践! 那么,5年是什么含义?基于对2170家企业的摸排,我感觉,至少5年,IT时代和互联网云时代是并行的:IT时代的使命并没有完成,互联网云服务还难以取代IT信息化建设。当一个企业老板发问,未来两年我们已经规划好MES系统实施以及MES与ERP的集成,我们到底建还是不建,真的能有完全取代IT软件模式的物美价廉的云服务模式吗?这个云服务模式和我们花10年建设的IT资产如何融合? 我们需要怎么回答,我们能怎么回答。这就是一个新旧动能交织的时代,旧的技术体系还有其存在价值,新的技术体系还远没有成熟,典型的“时代之问”。两个时代的交织,我个人感觉,至少还需要5年! 那么,10年是什么含义?同样,基于对2170家企业的摸排,这样一个结论呼之欲出:由于设备建设水平还在高度自动化前期,系统建设水平还在整体集成之途上,数字化建设水平还在可视化阶段,人才建设还是软肋,智能互联闭环还是短板,没有10年的工夫,没有10年持续的发力,中国0.1%的企业能创建起强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3%的企业能实现企业级的智能互联,97%的企业能自由地实现“万企上云”吗?这三大任务目前都还处于工业互联网的黎明期!从黎明走向一轮红日的喷薄升起,没有10年恐怕不行! 就3年、5年和10年而言,目前,从政府到企业,一般性规划和行动计划都有,一般性的理解和认知都有,但具体到每个企业的问题、每个企业的诉求和每个具体需求如何对应供给侧的具体方案,现在还缺乏具体的量化,既缺乏具体量化标准,也缺乏具体量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