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9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于今日(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祖才介绍《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有关情况。胡祖才在发布会上表示,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出台以后,行业规划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划都要与本规划进行衔接。
国务院近日正式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这次是我国首次编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规划》确定了44类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如公共教育领域的义务教育免费、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等。此外,《规划》按照服务对象、保障标准、支出责任、覆盖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每一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基本标准。
《规划》出台后与各个行业的发展规划有何关系?对此,胡祖才表示,总的来讲,《规划》跟相关的行业规划既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又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但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行业发展规划大家都比较熟悉,比如教育发展规划、卫生发展规划,主要侧重于本行业的发展。《规划》实际上就是围绕基本公共服务,主要侧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整体制度设计,更体现了一种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际上包括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标准、资源配置、运行管理、供给方式以及绩效评价等内容,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首先,我们从基本公共服务的特点来讲,发展到今天就需要从总体上进行谋划和把握,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哪些基本公共服务优先进行保障、优先进行发展的,这就需要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谋划,这样也便于有效解决现在的条块分割、资源配置不合理、政策不衔接等问题,就是我们所讲的碎片化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整体的效率。
第二,中央提出来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怎么来贯彻落实均等化的要求,就需要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标准、内容进行明确,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规划的话,就很难把握基本公共服务有哪些内容,老百姓也不太清楚可以享受哪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怎么来评判等等,这是《规划》要解决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最大的作用所在。我们就是要使得基本公共服务有具体的范围和标准,这样社会群众都能够知道政府将提供哪些基本公共服务,这样对政府来说,既是对群众的承诺,也方便群众对政府进行监督。
最后,从定位来讲,本《规划》更综合、更基础,也更具有指导性,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出台以后,行业规划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划都要与本规划进行衔接。(中新网财经频道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 (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