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机工业发展史——百年回顾与展望》一书是一部电机工业传记性行业发展史,更是一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产业史。我有幸参与了该书的编写全过程,从中启发很大,教育很深,受益匪浅,倍感亲切。
电机工业涵盖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整个产业链,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当代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产业转型、节能减排,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与电机工业的创新驱动密切相关。
发电设备快速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我们只能制造中低压火电机组;70年代发展到高压机组和超高压机组;80~90年代发展到亚临界机组。21世纪开始发展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产能由80年代中期的年产500万千瓦,到21世纪初开始(即从2006年到2011年),年产量连续六年达到1亿千瓦。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6亿千瓦,其中,全社会用电量为46928万亿千瓦时,火力发电设备90%以上可以立足于国内制造,而且质量和性能不断提高,等效利用系数达到92%以上,连续七年达到较高水平。在发电设备领域,基本形成了上海、四川东方与哈尔滨三大电气集团,其火电、水电产量占全国70%左右的市场份额。
输配电系统超常发展
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电网基本实现了交流500千伏和直流±500千伏为骨干输电网架的全国联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已经超过48万公里,220千伏以下输电线路已经超过200万公里。全国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13类输变电设备制造性能均在较高水平。
截止到2011年底,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导线可用系数为99.69%;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断路器可用系数为99.95%;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可用系数为99.8%;10千伏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5%;10千伏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78%。
在我国1000千伏的交流输电和±800千伏的直流输电示范工程都已建成。试运三年多来,实践证明性能可靠、运行平稳。它具有电压等级高、输电容量大、送电距离远线路能耗低的特点,有利于大容量水电、大型煤电和大型风电基地的开发,并且将发展新疆—甘肃、青海—西安、西北—华北、西北—华中、东北—华北、华北—华中、华中—华东、华东—南方以及海南—广东等区域联网系统。
综上所述,国内电气工业大部分产品以国内品牌为主,从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设备总量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总体评价,安全可靠、性能良好。
我国的输配电产业实际上形成了西北的西电集团(央企)、新疆的特变电工集团(民营)和华北的保定天威集团(央企)三大基地。而低压开关主要集中在江苏、上海、浙江。以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塑壳断路器、万能框架式断路器产品,特别是CM1、CM3、CM3、CM5等塑壳断路器,年产规模产能达到150万台以上,已形成国内领先的知名品牌,并且正在向国际品牌迈进。
用电水平不断提高
用电量的多少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在我国城市人均年用电量已超过2500kW·h,但是农村还有很大差距。欧洲年人均用电量超过6000kW·h,美国年人均用电量超过1万kW·h。用电水平的高低和家庭用的小电机数量有较大关联度,如家庭应用的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微波炉、烤箱等都是小功率电机。中国目前城市每个家庭平均大约用20个小电机,而国外发达国家要达到80个小功率电机。
用电设备主要是中小型电动机,电厂发出的电大部分由电动机消耗掉,中小型电机用电量要占全部发电量的55%左右,占工业用电量的75%左右。全国中小型电机年产量为2.5亿千瓦,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中小型电动机保有量已经达到18.5亿千瓦。
提高用电水平的关键是提高电动机的效率,需要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电机,大力推广和应用交流变频调束技术。
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电设备出口率不断提高。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原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从1979年成立至今,已有33年的光辉历史,累计完成出口燃煤和水电机组近2000万千瓦,其中包括煤电机组13.5万千瓦、30万千瓦、60万千瓦机组及水电站、变电站、EPC总承包交钥匙工程。在国机集团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电工更经历了连续七年的飞跃发展。中国电工已成为国内外有较高声誉的专业化工程总承包公司。
产业转型、创新驱动
我国虽是电力装备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强国。至今我国电气工业形成世界品牌的一个也没有,但全球50多家电气跨国集团有80多个世界品牌在中国制造,说明创新能力是不够的,又说明中国的加工能力很强。我国电气工业大而不强,规模很大,产能很大,品牌太少,精品太少,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尤为突出,中低档产品占大多数,高档产品研发能力不强。产业化能力较弱。
为此,我们要有紧迫感,增强责任意识、民族意识,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主业做优做强,用新技术提升生产工艺,逐步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我们的目标: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提高电气工业中传统产业的先进产能比重,掌握核心技术,在关键环节上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
到2020年,我国电气工业的发展必然会有一个突破性、跨越式的发展,一定会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的品牌,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团企业,提供满足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互动化的电气产品。
我深信,只要奋发努力,与时俱进,一定会有一大批电气品牌从性能、水平上迈向世界前列,推进中国电气工业品牌国际化一定会实现。
(本文作者系原机械工业部电工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