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成为电机制造大国,掌握了高效及超高效节能电机生产技术,但从整体看,行业竞争力仍然较弱。电机用量大、能效水平低,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美国已全面普及高效电机,而我国大部分地方还在使用三级以下标准的普通电机。受研发投入大、制造成本高等因素影响,高效节能电机价格居高不下,得不到健康有力地推广,这使我国目前的电机能效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信息不对称、观念错位、市场不规范、节能意识不强等也成为推广中的障碍。
近年来,我国积极研究出台激励政策。2009年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后,在3年时间内推广高效电机500多万千瓦。2011年初,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做好2011年高效节能电机推广工作的通知》。2011年3月份,湖南湘潭召开了2011年全国高效电机推广工作会议,2011年推广任务是3177万千瓦,占全年国内电机销售量比重约30%。同时,两部委还将高效节能中小型三相异步电机、高压三相异步电机和稀土永磁电机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可以看出国家推广高效节能电机的决心之大。 2012年7月1日开始,淘汰目前普通电机标识贯彻三级能效,向二级能效迈进,逐步实现国内电机由高效电机的替代。
电机是一个材料密集型的传统行业,材料和成本占到了80%,产品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但是应用十分广泛。目前行业内相当一批企业,科技开发投入不足销售额的5%,低的甚至不足1%,严重阻碍产品创新和发展。
由于企业自身处于微利,在进行高效和超高效电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资金的投入方面,企业的负担太重,这也是我国节能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浙江是资源小省,高效电机生产企业建议对杭州市范围内的电机实行“以旧换新”,即淘汰存量电机、购买使用纳入国家或地方补贴目录的高效电机的用户,按照所淘汰电机的容量,除可以获得正常的旧电机回收费用以外,还给予40元/千瓦的地方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