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效的概念
节能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能效。世界能源委员会把“能源效率”定义为:减少提供同等能源服务的能源投入。能效可分为经济能效、物理能效和综合能效三种,其中经济能效通常指能源的成本效率,如万元GDP能耗、万元增加值能耗、产值能耗等;物理能效通常指减少提供同等能源服务的能源投入,如产品单耗等;综合能效通常指能源经过收入储存、加工转化、输送分配和终端使用等四个环节后的综合利用率。
从经济能效来看,“十一五”期间,本市万元GDP能耗下降20%,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7.7%,本市能源强度呈现显著下降的态势,经济能效提升效果显著。但是与国际发达国家比较,按2000年不变价初步统计,2009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为0.76吨标准油/千美元,本市万元GDP能耗为0.51吨标准油/千美元,而世界平均水平是0.30吨标准油/千美元,美国和日本分别是0.20、0.10吨标准油/千美元。从物理能效来看,“十一五”期间,本市重点监控的吨钢综合能耗、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等14个重点用能产品单耗指标明显下降,供电煤耗、精品钢、醋酸、整车、大型锻件等产品单耗已达国内外行业先进水平。但是在月度监控的74个产品单耗指标中,尚有部分指标处于国内一般水平,极个别企业普钢电炉工序、卫生陶瓷、铜及铜合金管材、焦炭等产品(工序)仍然接近或高于国家限额水平。从综合能效来看,目前本市综合能效40%左右,全国平均水平35%左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与发达国家49%的综合能效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终端使用环节能源损耗占40%,因此,提高终端能效是开展节能工作的重点。
二、能效中心职责
上海市能效中心以终端能效为重点,提高工业整体能效为目的,承担政府委托的相关工作,推动政策、技术、服务等资源的优化整合,形成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概括起来为“发挥四个功能,落实五项职能”。
在四个功能方面:一是,促进能效提升,推广节能新技术和节能服务新机制;二是,促进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交流与合作,拓展交流渠道,搭建服务平台;三是,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加大对节能环保新产品、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应用;四是,促进全社会节能意识的全面提高,从公共利益出发,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信息交流、公众展示、宣传培训。
在五项职能方面:一是推进节能管理,推进本市能源合同管理,清洁生产审核、能效标准、节能技改等工作;二是评价节能产品,开展本市节能产品评审、能效检测、节能评估、项目示范;三是传播能效信息,组织国内外节能技术交流,宣传、教育、培训,加强在能源标准、标识等“软技术”方面的合作。四是咨询研究服务,开展节能降耗等状况的调查研究、节能挖潜和发展能效产品提供分析和决策咨询等服务。五是实施政府项目,组织实施政府交办的示范、公益性项目,以及政府委托的管理功能。
三、“十一五”主要工作及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系统强化节能措施,狠抓推进,取得显著成效: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预计下降28%左右,年均下降6.3%,工业用能占全市比重约56%,比“十五”期末降低5个百分点,对全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完成做出积极贡献。重点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节能管理,落实节能技改。紧紧围绕节能技改工作目标,定期召开动员工作会议,制作“上海市节能技改项目宣传光盘”,编印《上海市节能技改项目示范案例汇编》,免费发放近干家市区两级重点用能单位。同时建立节能技改直通车,成立上海石化、上海电力、宝钢集团节能技改工作服务小组,强化特大耗能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服务。“十一五”以来,累计受理申报节能技改项目1000余项,通过评审项目804项,实现节能244.6万吨标准煤,下达奖励资金5.74亿,拉动社会投资110.76亿元,实现了节能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推广节能产品,实施节能工程。一是深化推进锅炉节能工程。组织落实锅炉节能改造266台,淘汰替代燃煤锅炉198台。开发锅炉运行在线记录仪,实况监视及远程指导锅炉优化运行。抓好中心城区燃煤锅炉“二优一达标”,促进落后锅炉淘汰替代,燃煤锅炉数量从70多台减到44台。二是全面启动电平衡测试工作。对全市年耗电量超过500万千瓦时的重点耗电企业全面启动电平衡测试工作。“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电平衡测试企348家,挖掘节电潜力6.59亿kWh,折合标煤26万吨,平均节电率5.9%。提升电平衡测试信息化水平,建立了366万条企业电机设备数据库,编制专用软件,增加了变压器27个系列609种型号,电动机18个系列1263种型号,及主要淘汰设备的筛选功能。三是积极开展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认定。累计受理专用设备认定企业63家,申报设备价值总额19.96亿,通过审核设备总额11.89亿,其中,节能节水9.36亿元、环境保护2.31亿元、安全生产2206万元。
(三)研究能效信息,拓展宣传培训。一是积极调研,创新节能思路。结合上海市重点用能设备的特点和能耗现状,中心在前期多次调研基础上,提出了锅炉节能、变频调速、高效电机替代、淘汰S7变压器等专项推进措施的建议,通过采用专项补贴和大宗采购等方法,降低节能技术改造成本,促进企业加快节能项目的实施。二是编制节能系列技术案例汇编。完成了《2009年上海市节能技改示范案例汇编》、《上海市电机系统节能技术汇编》、《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案例汇编》等3个案例以及《上海市节能项目节能量核定实施通则》等标准的编制工作,对节能技改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三是积极做好市区联动纽带工作。组织推荐29家企业,26套装备申报国家“十二五”重点环保装备目录。征集14家企业,9项技术申报国家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信息应用目录。协助闵行区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实施三个100行动,建立100人的节能专家队伍;开发100个节能项目示范案例;落实100个重点企业节能培训。
四、提升“十二五”工业能效的目标和措施
“十二五”期间,工业节能目标主要是实现“一升三降”,即到2015年,工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5%左右,这是“一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8%,工业用能占全市用能比重下降至53%以下,工业用能净增量占全市用能净增量比重进一步下降,这是“三降”。为此,将重点组织开展“工业能效对标、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能效监控体系建设、节能技改专项、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产品惠民专项、清洁生产全覆盖、资源综合利用及再制造、能量系统优化、低碳工业园区示范”等十大能效工程。
五、2011年落实工业能效提升的重点工作
按照市经济信息化委的统一部署,能效中心今年重点落实能效标准、工业锅炉、电机系统节能工程。
(一)能效对标工程。按照“领跑一批,提升一批,限制一批”的目标,重点推进“上对标杆,中对管理,下对限额”的三标体系建设。发挥“上标”引领示范作用,锁定74个产品(工序)单耗,实行产品单耗水平分层梯级管理;强化“中标”监督管理作用,制定45项节能技术和管理标准;突出“下标”淘汰限制作用,制定30项地方性产品单耗限额标准。
(二)推进锅炉节能专项。“十二五”期间,本市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工作,以能效达标管理为抓手,把天然气替代和节能降耗结合起来,力争2000台锅炉能效达标,实现节能15万吨标准煤,促进燃煤(重油)锅炉清洁能源替代3000蒸吨,减少煤炭使用80万吨。将逐步应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监控,促进本市工业锅炉能效整体提升1 0%,燃煤锅炉管理水平达到国内一流,燃油、燃气锅炉运行能效达到国际标准。
本市现役工业锅炉9000余台,年耗能约450万吨标煤,其中燃煤锅炉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但是耗能量超过百分之五十,燃煤工业锅炉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除了深抓技改以外,更重要的是强化日常运行管理,重点解决计量不达标和运行效率偏低等问题。为此,在落实环保监控的基础上,还将统一安装能效记录仪,落实能效对标管理,对不达标的锅炉纳入淘汰和替代范围。本市燃气、燃油锅炉有5500余台,大部分没有安装余热回收装置,普遍存在燃烧控制不好,排烟温度偏高,运行效率比国外低5.10%。为此,将提高锅炉能效标准,推进油、气锅炉节能改造1500台,实现节能7万吨标准煤。
(三)推广高效电机,提高电机系统能效。本市工业电机系统年耗电约590亿千瓦时,占整个工业系统能耗的30%左右。现 役普通电机数量约为108万台,总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与欧美国家相比,电机本身效率低3—5%,电机系统运行效率低20%左右。“十二五”期间,本市将以推广高效电机为抓手,替代存量普通电机1000万千瓦,带动电机系统整体节电59亿千瓦时,折合177万吨标煤。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全部使用高效电机或超高效电机。我国是高效电机的生产大国,每年的出口量占到80%,而自己使用的量不到20%。为此,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专门召开了“全国高效电机推广工作会议”,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政策,购买高效电机与普通电机的差额由财政给予补贴,并要求地方政府加大推广力度,逐步淘汰普通电机。
本市推广高效电机工作将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从源头控制,抓好新建项目(包括改扩建和搬迁)高效电机的应用;其次是在用的普通电机升级或高效电机替代,争取在“十二五”末本市高效电机使用率达到50%。为此,上海将落实配套政策,把国家的财政支持和上海的工作结合起来,建立服务平台,通过企业电平衡、需求则管理等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加大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