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电机电器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 >> 正文

新“四化”机遇凸显 信息化或成区域均衡发展推手

发布时间:2012/12/13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Lu2011   浏览:
文章来源:本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司建楠  发布时间: 2012年12月12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大力发展新“四化”,即“到2020年,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在新‘四化’中,渗透性最强的是信息化。”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奚国华在近日召开的第九届国家信息化专家论坛上强调,我国在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信息化大有作为。
  国务院参事、中国电子商会会长曲维枝同样表示,在新“四化”推进中,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大有可为。她强调,要通过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后发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大有可为
  奚国华表示,在迈进信息化时代的进程中,大幅度提高信息化水平,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民,是信息化的重要任务。
  他强调,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加速信息化发展意义重大。因为信息化的推进及发展不仅能够改善老百姓生活,而且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将会产生巨大作用。
  奚国华表示,正值年末岁初,各单位都在编制明年计划。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现在农村信息化发展很快,对信息化需求非常旺盛。农村里对智能手机、互联网的需求热情非常高涨。所以,原来的2G网已远远满足不了现有的需求了。而推进这些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加速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推动这些地区的信息化的应用。
  奚国华指出,当前,信息与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正在酝酿新的突破,正在发生颠覆性的革命。以智能终端、云计算为代表的新的产业和业态的出现,对整个ICT(信息通信技术的简称)是巨大冲击。当前,无论是计算机通信,还是制造,以及运营,都在进行战略调整。不调整就会被淘汰。当前的竞争已经不是单点、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要想取胜,关键看是否有能力主导产业链。
  在此背景下,我国面临的各种挑战依然很严峻。今年以来,我国信息化发展指标在国际排名中出现下滑现象。数字鸿沟有所扩大,网络空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信息化核心技术缺失的威胁越来越大。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广泛应用,加强信息安全,缩小数字鸿沟。”奚国华强调,大力推进信息化,有利于打破区域空间和时间局限,缩小数字鸿沟,帮助不同区域优化产业布局,缩小地区间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力推进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公共资源均匀配置,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大力推进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区域互动发展,发挥区域优势,更加有效地推进区域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缩小区域“数字鸿沟”
  关于区域“数字鸿沟”理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彬通过“测度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
  张彬介绍,区域数字鸿沟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由于长期形成的社会经济差距,在接触ICT的时间上有先后、扩散速度上有快慢、普及水平上有高低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不同区域在获得ICT设施、掌握ICT技术、使用ICT并利用其创造财富等方面的差距。
  张彬认为,关注数字鸿沟,促进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区域数字鸿沟指数在过去9年中大幅上升,由0.21增长到0.41,累计增长率达到95.38%。
  专家通过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国区域数字鸿沟增速的扩大,主要与新兴信息通信技术的扩张有关,当欠发达地区在传统通信建设和应用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的同时,却又由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他们在获取和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产生了更大的差距。
  对此,张彬提出,当前缩小我国区域数字鸿沟的重点在于促进互联网在欠发达地区的普及和应用。
  事实上,要从根本上改变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现状,加快缩小区域数字鸿沟,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对于政策层面的战略考虑,张彬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快速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及内容资源的建设,尤其是宽带网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加大欠发达地区的科教投入;推动欠发达地区的信息人才建设,最终促进互联网在欠发达地区的普及和应用。
  二是建议制定相应措施促进发达地区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援,使其尽可能与发达地区同速发展;通过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激励欠发达地区综合提高信息化水平,尽快进入增长期;制定缩小数字鸿沟的长期战略,全面加快信息化建设,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
  三是建议利用“普遍服务基金”建立动态更新的普遍服务机制,重点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成本补偿和资费补贴;将宽带纳入普遍服务机制,实施互联网宽带普遍服务;关注社会人文因素,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
  
因地制宜发展“信息化”
  论坛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新形势下,以信息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大势所趋。而且,经过十年来的发展,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备了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条件。中西部地区需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尽快赶上东部较发达地区。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指出,未来十年,中国信息化的发展,必须突出和强调信息化的区域均衡发展,特别是加快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发展,全面提高中国各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对于信息化促进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环境建设,周宏仁表示,各地要审慎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各省信息化的发展一定要和本地现有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相结合,做到相得益彰,一举多得,走反映当地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关于各地因地制宜地推进信息化建设,他还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建议:各地要提高信息化认识,摆脱传统工业化的思维,树立以信息化谋发展的战略观,明确将信息化作为本地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加快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尽快改善中西部各省(自治区)的交通、人才、网络环境,为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大发展准备条件。要高标准建设信息基础设施,采取“一步到位”的战略,在宽带与移动互联网发展方面,想方设法力求与东部大城市齐平、不差,甚至更好。要制订一个好的信息化战略规划,把政府的意志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纲领,并确保规划能够落实和最终实现。要发动全社会,抓好大项目,利用政府掌握的各种资源,抓好几个起点比较高、效益比较显著的大项目,起好带头示范作用。要政府先行,带动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从紧迫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我国电子政务10年发展的重要经验,搞好顶层设计,统筹通盘考虑,抓住经济效益显著、社会建设急需和维护社会稳定等主要方向,制定一个加快区域电子政务发展的具体计划。

 

 

 共1页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电机电器行业协会主办 @版权所有 2010-2013
电话:0591-63216616 15715901366 E-mail:fmeeia@qq.com 传真:0591-62712886
闽ICP备10206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