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破坏臭氧层问题:制冷剂是压缩式制冷中的工作介质,在系统中循环流动。它在低温下吸热汽化,再在高温下凝结放热。从历史上来看,制冷技术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从1830年到1930年,主要采用NH3、HCS、c02、空气等作为制冷剂,这些制冷剂有的有毒,有的可燃,有的效率很低,使用了100年之久。1929年,美国开发出氟利昂,它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的总称。氟利昂是一大类,有几十种。它们的热力性质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又有许多共同的优点,因此,从1930年到1990年,氟利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75年,美国学者提出,含氯的氟利昂中的氯原子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在离地面25.40‰的平流层,它能够屏蔽对地球上生物有害的紫外线。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有各种波长,其中的波长为O.28~o.32}tm以下的紫外线会危害生命。臭氧层能够阻挡这些有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
氟利昂中的氯原子会破坏臭氧层的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被广泛接受,该理论于1995年得到了诺贝尔化学奖。根据该理论,含氯的氟利昂中的氯原子在平流层会分离出来,与臭氧分子作用生成氧化氯和氧分子。氧化氯能与臭氧作用,重新生成氯原子和氧分子,这样不断重复,使臭氧大量被破坏。研究表明,臭氧层的臭氧每减少1%,则有害辐射增加2%。其后果是使皮肤癌和眼病增加,人体的免疫系统性能下降、海洋生物的食物链被破坏、一些植物生长受影响(包括农作物减产)。有人提出,当臭氧层余下1/5时,是地球生命的I临界点。应该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氟利昂都会破坏臭氧层。为了便于区分,现在经常把氟利昂分为氯氟烃(CFC)、含氢氯氟烃(HCFC)、含氢氟烃(HFC)三类。其中CFC类(如R11和R12)对臭氧有明显破坏作用,是当前淘汰的重点。
HCFC的破坏作用比CFC类小的多,作为过渡物质目前还可以使用。第三类氢氟烃(HFC)不含氯,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由此可见,破坏臭氧层的只是含氯的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的实际上是氯原子,并不是氟原子。CFC与HCFC排人大气后即无国界,因此,保护臭氧层需要世界各国协调行动。我国于1992年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对消耗臭氧层的物质进行控制。1993年,我国批准了《中国消耗大气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应该说明的是,CFC并不是只用于制冷空调,从世界平均水平来看,用作制冷剂的CFC大约占30%,其余用于塑料发泡、各种行业的喷雾剂、清洗剂、溶剂。
因此,淘汰CFC保护臭氧层涉及许多行业,是~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根据“国家方案”,对于我国的制冷空调行业,最终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时间表如下:家电行业。1999年实现40%新生产冰箱、冷柜的替代;2003年完成70%新生产冰箱、冷柜的替代。汽车空调行业。自2001年12月31日起禁止所有新空调车中使用CFC.12,并逐步削减在用车的CFC消费量。2009年后只允许使用回收的CFC。工商制冷行业。在透平式制冷机生产中于2003年停止CFC一11和CFC一12的新灌装;2010年停止CFC一11和CFC。12维修补充的再灌装。泡沫塑料行业2005年前完成挤出泡沫塑料和聚氨酯垂直/水平泡沫塑料工艺中使用的ODS替代;2007年前完成聚氨酯板材、管材泡沫塑料工艺中使用ODS替代;2010年前实现聚氨酯喷涂和箱式工艺中使用的ODS替代。从目前情况分,CFC与HCFc的替代工质有许多种。潜在的绿色环保替代物有合成的和天然的两大类。合成的替代物有HFCS;天然的有氨、二氧化碳、水、碳氢化合物等。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由于制冷、空调、热泵行业广泛采取的CFC与HCFC类物质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以及产生温室效应,使全世界的制冷、空调与热泵行业面临严重的挑战。CFC与HCFC的替代已成为当前国际性的热门话题,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还在热烈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