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举行例行发布会,通报2012年1-11月我国商务运行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发布会上表示,预计全年消费增速大概在14.3%。明年扩大消费仍将面临不小的制约和压力。
“V”形走势的消费形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4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9%,比10月份、9月份分别加快了0.4和0.7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高增速。1-11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83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2%,增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
沈丹阳表示,从数据中不难看出,11月,国内消费市场沿续近几个月以来企稳回升的态势,表现为五个“回升”:大中型流通企业销售略有回升。11月份,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同比增长8.8%,增速比10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1%,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0.2个百分点;同时,城镇消费继续回升。11月份,城镇消费增长15%,增速比10月份、9月份分别加快0.5、0.8个百分点;穿着类商品销售显著回升。11月份,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服装、鞋帽以及针纺织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2%、12.8%和12.7%,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3.7、3.8和6.7个百分点;热点商品销售明显回升。11月份,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化妆品、金银珠宝、体育教育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5%、13.8%和5.3%,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3.7、7.5和6.5个百分点;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回升。
针对今年的消费形势,沈丹阳认为出现了“V”形的走势。年初的时候,是“稳中趋缓”,有一点下的走势;到了8月份以后,“缓中回升”,从8月份以后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11月当月增速是14.9%,我们预计全年的增速大概在14.3%。今年实现的消费增长是来之不易的。1-11月份的实际增长已经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6个百分点,现在有分析认为,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也是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的表现。
促消费新政或将出台
就促进消费的问题,沈丹阳表示,商务部是很重要的消费促进的宏观管理部门,但不是惟一的部门,有关政策需要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出台。商务部将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有关消费促进的措施请大家关注一下这个月底即将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商务部领导将会在会上提出一些思路,还会陆续制定配套的具体政策。
关于明年的消费形势,我们认为继续保持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来的消费平稳增长有很多有利条件,当前我国经济企稳迹象逐步显现,是消费增长最重要的基础性因素。与此同时,按照党的十八大和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明年国家将加大改善民生力度,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提升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将为扩大消费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受国外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受国内市场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因素的影响,明年扩大消费我们仍将面临不小的制约和压力。
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针对记者关于明年利用外资的情况会有更大幅的下降的提问,沈丹阳认为,根据商务部的初步研判,2013年我国吸收外资的规模仍将保持平稳的态势,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首先,明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有望继续回升,这是稳定利用外资的基础性因素;其次,我国利用外资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趋好,投资环境正在不断继续改善,这些都是我们利用外资的有利因素;第三,跨国公司仍然将中国作为主要投资地之一,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也显示,中国仍是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地,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今年上半年我国吸收外资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
当然,实事求是来看,明年利用外资面临的总体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一是全球投资增长乏力;二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投资向其他国家分流比较明显;三是部分国家近年来渲染中国投资环境恶化,多多少少会影响部分投资者的信心;四是国内各种要素成本上升也会有一些影响。
对明年的外贸形势,现在从国内外主要经济研究机构分析来看,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深度转型调整期,明年国际经济形势仍然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仍然延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仍然抬头,因此尽管我国外贸面临的国内环境,将由于今年以来陆续出台的稳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发挥作用而进一步向好,但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制约外贸增速稳定增长的阻力仍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