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首先要重构监管制度。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创新为导向的,要适应其发展,监管制度的重构非常重要。现行的监管制度是经济监管多而强,社会监管少而弱。因此,一方面要放松经济性管制,把准入的导向从注重经济规模转为激励创新上来,扶持新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以能源资源效率、环境保护、生产和产品安全三方面为准入条件,加强社会性监管。同时,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目前的监管是重前置性审批,甚至用前置性审批来替代事中和事后监管,前置性审批很严很严,一旦通过后就没人管了。前置性审批主要是看经济性,应该把经济性这块放松,社会性要求提高,构建起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的社会性监管新体制。这种体制是以创新为导向、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冯飞指出,体制机制创新的第二个内容,是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的改革。第一,是三网融合方面,要尽快解决目前多头管理、相互掣肘的问题。第二,加快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第三,环境监管和环境税费政策的改革。第四,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方面,要加快审批制度、定价制度和招投标制度的改革。
“在近现代发展史上,中国曾与前几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十分可惜。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次机遇,中国很难得碰到了、赶上了,而且有能力抓住。”冯飞说,如果做得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会成为我们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抢占国际经济技术制高点的有力抓手。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全新的产业发展方式变革,更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变革,很难立竿见影、立见成效。”冯飞强调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保持热情,还要有耐心,做好长远打算;同时,政策要保持连续性,不能猛踩油门、猛踩刹车、猛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