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2》指出,全球能源版图正在发生变化,其中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回升,一些国家核电供应能力的削减、风力发电和太阳能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非常规天然气生产的全球化趋势,有可能进一步重塑全球能源的未来图景。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三分之一以上,其中,60%的需求增长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
石油价格波动 能源互动强化
《世界能源展望2012》指出,没有一个国家是能源“孤岛”,世界能源中不同燃料、市场和价格间的互动正在强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开发轻质致密油和页岩气资源潜力的技术推动下,美国石油与天然气生产明显回升,正刺激着美国经济复苏,也改变着北美地区在全球能源贸易中的角色。预计到2020年左右,美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因此,美国石油进口将大幅下降,直至2030年前后,北美地区将成为石油净出口地区。这一发展趋势将推动国际石油贸易方向加速转向亚洲,促使从中东到亚洲各市场的战略通道安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同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能源需求已明显由石油、煤炭以及一些国家的核能转向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实际上,这些国家的能源需求水平几乎没有什么增长,尽管低碳能源稳步增长,但化石能源依然主导全球能源市场,2011年约5230亿美元的化石能源补贴也支撑着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而较高的油价却推高了化石能源的补贴成本,尤其在中东和北非地区,那里的改革势头趋于消失。
《世界能源展望2012》认为,新兴经济体石油消费增长,特别是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的增长,超过了经合组织石油需求的下降幅度,使得各国新政策情景下的石油使用量继续维持较高水平。
《世界能源展望2012》预计,世界石油需求可能在2020年前达到顶峰,到2035年,世界石油需求将从2011年的8740万桶/日提高到9970万桶/日。届时,国际能源署原油进口平均价格将提高到125美元/桶,名义价格超过215美元/桶。而交通运输部门的需求占全球石油消费一半以上,这一比例将随着客车数量翻番(到17亿辆)和道路货车需求迅速增加而上升。实际上,许多石油消费国已习惯于世界价格波动的影响,即使考虑到各个国家新发展和新政策,依然不能使全球能源体系进入更为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石油产量增长 天然气发展快
《世界能源展望2012》认为,成功重建和发展伊拉克石油行业是判断国际石油市场前景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伊拉克对全球石油供应增长做出了最大贡献。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冲突和动荡后,伊拉克大幅提升石油产量的计划不受限于该国资源规模或生产成本,而取决于能源供应链各环节的协调发展、从油气财富开发中获取长远价值的清晰计划以及在国内石油政策上成功凝聚更多共识。
在国际能源署的预测中,2020年,伊拉克石油产量将超过600万桶/日,2035年超越800万桶/日,伊拉克将成为快速增长的亚洲能源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一个主要供应国,到本世纪30年代将超过俄罗斯,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国际能源署认为,缺乏伊拉克的石油供应与增长,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困境,2035年石油价格将比个各国新政策情景下的水平高出15美元/桶。
《世界能源展望2012》表示,天然气是所有情景中全球需求均趋于增长的化石能源,说明天然气在不同的政策条件下均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各地区展望不尽相同。其中,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的需求增长强劲,积极的政策支持和调控改革将推动中国天然气消费从2011年约1300亿立方米增加到2035年的5450亿立方米。在美国,较低的价格和丰富的供应将使天然气在2030年左右超越石油,成为能源结构中最大的能源种类。而欧洲的天然气发展还需要10年左右时间回归2010年的需求水平,日本天然气同样受制于较高的天然气价格、可再生能源政策与能源效率政策。
到2035年,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将接近全球天然气产量一半,绝大部分的增长来自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目前,非常规天然气事业尚处于形成时期,许多国家仍不能确定这一资源的规模和质量。2012年5月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特别报告》分析称,非常规天然气生产的环境压力在不同国家依然存在,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中止非常规天然气革命。
煤炭需求仍维持 能源效率待挖掘
在过去10年里,煤炭几乎占据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一半,增长速度甚至快于所有可再生能源。未来煤炭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还是发生改变,取决于支持低排放能源的政策力度和更高效煤电技术的推广。长期来看,特别是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推广。
对于全球煤炭供需平衡来说,政策影响力最大的是中国和印度,因为中国和印度的煤炭需求几乎占据非经合组织国家煤炭需求增长的四分之三,而经合组织国家的煤炭使用量在下降。《世界能源展望2012》预计,2020年,中国的煤炭需求将达顶峰,并将维持到2035年。印度的煤炭使用量继续增长,到2025年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使用国。2020年前,全球煤炭贸易持续增长,届时印度可能发展成为最大的煤炭净进口国,但是此后随着中国煤炭进口的下降,全球煤炭贸易增长趋于平稳。这些变化态势将在政策变化、可替代能源开发(例如中国的非常规天然气)和基础设施的及时保障等方面,给国际动力煤市场和价格变化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世界能源展望2012》强调,能源效率被世界各国普遍列为一个关键选项,但当前的努力却未全面开发其经济潜力。2011年,能源消费大国都宣布了新的政策措施。其中,中国的目标是到2015年将能源强度降低16%,美国采用了新的燃料经济标准,欧盟承诺2020年的能源需求削减20%,日本试图到2030年将电力消费削减10%。
在世界各国新政策中,诸多举措有助于改善过去10年全球能源效率表现不佳的局面。但是,即使有了这些举措和政策措施,改进能源效率的巨大潜力依然有待挖掘。国际能源署提出,将高效能源世界情景变为现实的政策,尽管各国和各部门的步骤不尽相同,但有六大问题值得关注:能源效率必须通过强化测量和经济效益公开变得清晰可见。各国必须提升能源效率地位,使能效问题融入到政府、产业和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决策之中。政策制定者须通过创建和支持多种商业模式、多种融资工具和激励机制,使能效投资者获得适当的回报,从而提高能源效率投资的经济性。政府通过混合实施多种管理措施,限制最低效的方式,鼓励最高效的方式,将能效技术发展为主流技术。监测、验证和执行各环节是实现预期能源节约的关键。不过,国际能源署表示,这些步骤都必须通过强化各层次的能效治理和管理能力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