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电机电器网 >> 行业资讯 >> 企业 >> 正文

机械装备企业:“走出去”以后如何“融进去”?

发布时间:2013/01/15  来源:中国工业网  作者:lu2011   浏览:

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机械装备企业正不断占领国际化战略的高地。这种态势越明显、越强烈,我国机械装备企业也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当回过头来思考3个最基本的问题:我国机械装备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能不能“走出去”?“走出去”以后如何“融进去”?

我国机械装备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国家利益和企业自身发展这两个层面都决定了机械装备企业一定要“走出去”。

国家的崛起往往是以实体经济崛起做支撑。成就越来越多的世界级企业,打造一批代表国家利益、具备全球行业掌控能力的国家公司是当今中国崛起的需要。然而,反观我国大多数机械装备企业,能够代表中国行业的企业还不多见。

目前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快,行业的市场情况就好;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行业的市场情况就差。只局限于国内竞争的企业群体,失去的是自身的能力,行业性产能过剩就成了跳不出的魔咒。因此,“走出去”是我国机械装备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需要。

我国机械装备企业能不能“走出去”?这得益于国家多年的培育和扶持,我国已经形成了产生世界级企业的土壤。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惊人,发展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相当多的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能力。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摸索,到新世纪之后的高速发展,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很多机械装备企业的重要支撑点。

但对我国机械装备企业而言,国际化之难,难在中外企业文化的差异;难在对国外人文环境的理解;难在对各国贸易壁垒的突破;难在没有国际化的人才;难在相当多的机械装备企业还在用中国式思维做国际化的事情。这一系列挑战造成我国机械装备企业“走出去”,尤其是在海外并购中“水土不服”。相当多的机械装备企业“走出去”了,但是没有“融进去”。

尽管如此,我国机械装备企业的机遇仍然大于挑战。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余震未了,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仍处于艰难的低谷期,这对机械装备企业来说是“走出去”的黄金期。

要想使“走出去”的机械装备企业“融进去”,就要掌握企业跨国并购的5项基本原则:包容、共享、责任、规则和共舞。

包容就是用尊重、理解和主动适应,达成文化的融合。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这成为国际并购整合中的重大障碍。消除障碍最需要的就是包容。要想获得别人理解,首先就要去理解别人;要想达成共识,首先就要去换位思考。只有跳出固有思维,海涵他人,才能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共享就是成果、风险共担,打造利益共同体。国际化不是经济殖民,不是征服,而是要在共同愿景下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企业并购后,对管理团队进行股权激励,在绑定利益的同时凝聚人心。

责任就是用负责的行为赢得当地尊敬。“走出去”的机械装备企业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对员工负责,对企业的未来负责,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尤其应当认真对待员工,认真对待财源。只有企业对员工负责,员工才会对企业负责;只有负责的员工,才能成就受人尊敬的企业。

规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只有建立规则、认同规则、遵守规则,管理才有章法,做事才有规矩,评价才有标准。规则是硬性的,是不可突破的底线。敬畏规则、遵从规则,需要从一开始就做到约法三章、令行禁止。对被并购的企业,要将其纳入同一个管理体系,由同一种标准形成统一的管理语境,处理问题一视同仁,信任而不放任。不适应企业发展、不利于资源整合、不按规则办事的人必须换掉,这就是规则。

共舞就是定好角色,定好流程,各就各位。共舞是收购之后的整合行为,更是持续经营行为。只有共舞,才能实现战略的统一、管理的一体化、技术的协同、市场渠道的共享和文化的和谐。

 

【双创政策】重磅解读!工信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双创政策】重磅解读!工信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福建 : 关于新一轮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实施期初奖补资金分配方案的公示 福建 : 关于新一轮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实施期初奖补资金分配方案的公示
福建省电机电器行业协会主办 @版权所有 2010-2013
电话:0591-63216616 15715901366 E-mail:fmeeia@qq.com 传真:0591-62712886
闽ICP备10206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