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4%的增长体现在哪里
初步统计,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19701.78亿元、同比增长11.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776.21亿元、同比增长18.3%;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8055元、同比增长12.6%;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967元、同比增长13.5%。
27日,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2012年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时表示,去年,全省上下全面实施“三规划两方案”,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全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2012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亮点突出。
亮点一:三次产业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平稳,完成增加值1776.47亿元,同比增长4.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07.2亿元,同比增长4.3%。水利投资203亿元,同比增长56%,新开工121个重大水利项目;治理长汀等重点县水土流失面积225万亩。
第二产业增长较快,完成增加值10288.59亿元,同比增长14.6%。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2669.7亿元,同比增长14.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724亿元,同比增长17.1%;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5159.9亿元,同比增长17.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完成增加值1605.13亿元,同比增长23.8%。第十届“6·18”对接项目4098项,已开工、投产3264项。新增4个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118个省级创新平台。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完成增加值7636.72亿元,同比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49.54亿元,同比增长15.9%。旅游总收入1916.94亿元,同比增长17.2%。金融业增加值999.4亿元,同比增长14%。
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及试点工作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并全面实施。海洋生产总值5220亿元,同比增长18.1%。
亮点二:五大战役持续推进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09.66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制造业投资3766.78亿元,同比增长23.2%;民间投资6657.31亿元,同比增长27.1%。
对接“三维”项目2970项,投资规模达3.66万亿元。央企项目年度投资789亿元,动工111个;民企项目年度投资1777亿元,动工1436个;外企项目年度投资280亿元,动工158个。
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4282亿元,同比增长65.4%,开工项目213个,建成或部分建成236个。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完成投资5702.1亿元,同比增长31.2%,区域发展后劲更加坚实。城市建设战役完成投资3200亿元,同比增长62.5%,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取得成效。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完成投资1635.7亿元,同比增长71.5%,镇容镇貌明显改观。民生工程战役完成投资922亿元,同比增长67.3%,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有所提升。
亮点三:民生保障进一步强化
省委、省政府确定的5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实施。全面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3.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7%。村卫生所全面实现达标建设,全省新增医疗机构床位数14018张,千人均床位数3.84张。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全面实施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达标建设,群众体育进一步发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初步建立起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城镇新增就业65.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3%。人口自然增长率7.01%。。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20.15万套,开工率126.8%,已基本建成14.69万套,基本建成率129.5%。解决301.63万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
亮点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
厦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稳步实施,启动莆田城乡一体化、泉州民营经济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授予平潭综合实验区96项省级行政职权。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70%以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9家县级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改革延伸到50%以上的村卫生所。完善山海协作体制机制。
外经贸发展水平继续提升。全省进出口1559.27亿美元,同比增长8.6%。新批外商投资项目916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3.38亿美元,同比增长2.2%。闽港澳贸易额89.11亿美元,同比增长35.4%。
闽台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平潭金井湾等组团建设全面展开,开放开发基础条件初步形成。泉州、漳州台商投资区新设和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获国务院批准,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实际利用台资7.76亿美元,闽台贸易额119.63亿美元。成功举办第四届海峡论坛。闽台海空直航运送旅客242.9万人次,同比增长6.2%。建成“厦门—金门”、“福州—淡水”海缆。
亮点五: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四绿”工程扎实推进,植树造林331.2万亩。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率97.9%。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完成766个建制村治理任务。建成16座污水处理厂和5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市县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83.9%和92%。关停小火电16.4万千瓦,淘汰落后水泥产能990.58万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可以实现。
2013,11%目标如何实现
在解读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时,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经过综合平衡的,具体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
经济增长方面,预期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左右,这既考虑了当前经济基础和发展环境,与“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又考虑了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次产业方面,主要考虑产业项目正在加快落地,现代服务业持续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三大需求方面,主要考虑保持投资增长力度,消费增长空间拓宽,国际贸易形势比较严峻。
民生改善方面,主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为增加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提供有力支撑。
节能减排方面,预期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年度控制目标。主要考虑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制度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强化节能减排工作。
“五个方面的指标安排,既积极进取,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促进总量扩大,又稳妥可行,为转型升级预留空间,在实际工作中要争取更好更快些。”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年,应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产业发展,力促产业总量扩大质量提升
加快“三维”项目落地,力争投资完成3300亿元。重点推动与央企、民营龙头企业和外企500强的项目对接。
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扩大经济总量。实施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对接、新兴产业倍增、行业对标节能、企业创新驱动、两化深度融合等六个专项行动,促进存量改造、推动增量选优。
加快发展服务业。建设八个一批现代物流项目;加快发展为产业升级服务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商务服务。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养老服务业;新增一批各有特色的国家4A级景区。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创建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开展农田灌溉节水改造。
加快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落实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试点工作方案以及各项扶持政策,扶持壮大一批海洋产业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二、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
发挥五大战役引领投资的作用,拓展城乡建设、海洋、旅游、科技、生态建设等领域投资。力争民间投资总量突破8000亿元。
加大重点项目攻坚力度,安排省重点项目530个,其中在建项目368个,年度计划投资3260亿元。
继续推进新增长区域发展,全年完成投资480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三年投资倍增计划。
加强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全力突破前期并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力争全年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完成投资超过110亿元。
三、推进城乡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城镇化空间布局、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社会保障机制等问题研究;推进厦漳泉、福平莆宁同城化。
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全面实施“点线面”攻坚计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路网、公共停车场等建设。
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优化试点镇人居环境;深化土地、户籍等改革;推动公共服务配套向周边农村延伸;建成一批集中连片示范精品;推进特色产业培育和集聚。
持续推进山海协作,重点推进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及其对口帮扶县(市、区)的共建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山区人口向沿海合理有序转移。
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加大对苏区老区、少数民族集聚区、水库库区、海岛等扶持力度。实施新一轮“造福工程”。
四、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1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建设10万套,基本建成8万套。
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向农村基层和困难群体倾斜。
加强城乡接合部和人口新增长区域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扩容建设;扩大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
巩固和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筹资水平和保障标准。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重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推动一批社会办医项目落地;新增医疗机构床位8400张以上。
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继续实施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达标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文化体育项目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扶持重点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工作,有条件的地方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发展社会福利、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加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到集中养老、分散养老相结合。
五、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深化生态省建设。造林绿化300万亩。推进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工作。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厦门、南平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万亩。
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全省市县污水处理率达84.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3%。
六、加快推动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推动厦门、泉州、莆田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取得新突破。启动新一轮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工作。建立健全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体系。村卫生所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全覆盖。
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成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省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二期;持续开展“6·18”日常项目对接;实施“数字福建”深化应用、信息化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三大提升工程。
七、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闽台港澳侨合作
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直通式放行”覆盖范围,实现与周边地区电子口岸互联互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5%。
积极推进平潭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国家明确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力争启动实施新的通关制度;加快进出岛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落实ECFA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早期收获清单,争取将闽台贸易主要产品、服务项目列入后期协议。争取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在我省先行先试。办好第五届海峡论坛。
继续推进闽港合作,深化闽澳合作。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侨华人来闽投资兴业、更多的华侨华人专才来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