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石岩)“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海外中企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环保指南》的发布有助于中企更好履责,对于促进中企乃至中国的海外形象都很有帮助。”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肯尼亚办事处总经理李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李强所说的《环保指南》全称为《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由中国商务部、环境保护部近日联合发布,该指南旨在指导中国企业进一步规范对外投资合作中的环保行为,及时识别和防范环境风险,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环保社会责任,树立中国企业良好对外形象,支持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发布该指南的一个重要背景,近年来,中企“走出去”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企业投资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4247.8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接近2万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林28日坦陈,“中国企业普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能认真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但也有企业对在境外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不足。”
李强对此深有感触,他以所驻国肯尼亚为例,称在环保方面大多数中资企业做得很好,但也有个别企业的环保意识亟待加强,不利于中企在当地整体形象的提升。
“肯尼亚的环保要求比中国要高。”李强以野生动物保护为例解释说,他所在的中国路桥承建的一条公路,为满足当地环保要求,特意为猴子搭建了过街天桥。
鉴于此,《环保指南》不仅倡导企业树立环保理念,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尊重东道国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保障劳工合法权益,实现自身盈利与环境保护“双赢”。而且要求企业遵守东道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投资合作项目要依法取得当地政府环保方面的许可,履行环境影响评价、达标排放、环保应急管理等环保法律义务。
“《环保指南》就是政府有关部门贯彻‘寓管理于服务’理念,构建对外投资合作服务体系、加强对企业境外环境保护工作指导的具体体现。”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指出。
“其实我们(在肯中企)自己也做了很多努力。”李强介绍说,中国路桥不仅在环保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与其它在肯中企一道成立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在加强沟通协调的同时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中企履行环保等社会责任,以实现与当地社会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