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电机电器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 >> 正文

陈义龙:建设美丽中国 需突出新能源战略地位

发布时间:2013/03/06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Lu2011   浏览:

陈义龙:建设美丽中国 需突出新能源战略地位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义龙。(杨 明 摄影)

    “我们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社会,其核心是要让老百姓能够分享到这个成果。大自然赐予的美好生态环境,我们不能无休止地破坏和消耗,必须要坚持低碳发展,依靠循环经济,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只有这样,我们真正实现一切对美丽生活的憧憬和想法”。
    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义龙,在京湖北团驻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今年两会,他的议案内容将会围绕新能源、低碳经济等话题展开。其中包括建议“修改可再生能源法”和“促进生物原油产业发展”。
    关键词:替代传统能源
——“现在,有很多急功近利的想法,总希望在一夜之间,新能源就能替代传统能源”。
    中国工业报: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也属于其中之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包括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内的等等一些新兴产业,似乎都有产能过剩的情况,尤其是在国内外经济低迷的总体大背景下,就显得更加突出。如何看待这些年来新能源在能源体系中的作用?
    陈义龙: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现在还处于刚刚开始起步阶段。客观地说,在技术上、商业模式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现在,有很多急功近利的想法,总希望在一夜之间,新能源就能替代传统能源,这是不现实的。传统化石能源工业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相比之下,新能源发展还需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现在,我国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比例已经不小了,如风电、生物质能源等,近年来更是有很大增长和进步。不管未来如何变化,可以肯定是,新能源一定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因为传统化石能源资源已经接近枯竭,已经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关键词:产能过剩
——“去年,整个东北风电浪费了200亿度电,损失在150亿元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工业报:对一些新能源过剩现象是怎么看的?
    陈义龙:当前,我国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很大,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电力输出的压力就更加明显。这个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体制上的问题,是垄断造成的结果,如果我们国家把二级配网都实行竞争模式,本地产的新能源,本地就消化掉了。
    但实际情况是,相比较而言,其实我们只有一张大网,加上电网建设滞后,其后果必然是存在窝电现象。如果我们倡导竞争,再加上管理上的科学规划,很多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就可以在本地消化掉。去年,整个东北风电浪费了200亿度电,损失在150亿元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值得我们深思。
    现在,为什么很多发电企业一窝蜂地在一个地方建电厂?这也是行业资源垄断的结果。如果电网以及发电行业垄断的利润没有转让给生产者、清洁能源公司,如果风能、太阳能直接向企业和消费者直接销售,就不会出现窝电这样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不是新能源发展本身固有的问题,所以,我们要鼓励改革,打破垄断,鼓励竞争,要让垄断行业的利润让利给老百姓,要让新能源在国民经济当中逐步占有主导地位。
    关键词:大部制
——“政府职能以及机构的划分,必须要沿着‘服务市场、服务社会’这样的大背景和大前提”进行。
    中国工业报:当前针对政府机构的大部制改革,社会有很多期待,这其中也包括“大能源”机构的组成。对于这一呼声,你是怎么看的,我们该如何理解?
    陈义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目前,改革一直都在围绕着如何充分体现市场的公平竞争而进行,体制和机制也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对此,政府职能以及机构划分,也必须要沿着“服务市场、服务社会”这样的大背景和大前提,否则就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浪费和重复建设,并会增加很多社会成本,而这些成本又会最终转嫁给普通百姓。这样看来,唯有改革,也只有改革,才能让老百姓享受到社会进步的红利。
    现在仔细想一想,大城市的污染,雾霾天气等等,都与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紧密相关,如果再不发展新能源,幸福中国如何建?绿色中国怎么建?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发展方式上和产业结构上想办法,解决问题。这就牵涉到我们的立法和体制、机制的改革,政府的效率提高了,职能明确了,才能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才能够给新能源腾出产业空间,并给新能源产业提供长足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城镇化
——“要把技术、资本、管理带到农村的县域经济里面去,以这样的方式和手段推动我国城镇化的步伐”。
    中国工业报:党的十八大、包括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多次提到新型城镇化,这对于一个新能源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企业又担负着哪些责任?
    陈义龙:我们做企业的,经常遇到一些困难和苦恼。但支撑我们走过来的,我想是对信念的坚持。作为企业来讲,尤其是一个新能源企业,我认为人类内心和天性追求的就是要享受美好的东西,大自然赐予了人类美好的生态环境,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打造一个可持续生存模式,建设一个生态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这种信念是绝对不能放弃的。作为企业家来讲,责任重大。
    当前,我国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在我看来,如果以前面说过的信念为依据,那么这个城镇化建设,就一定要建立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而绝不是简单地把城市做大。
    城市扩大后,大批农民工进了城,新增的就业岗位从哪里来?所以说,城镇化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改变发展方式,把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融入到县域经济里面去,用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城镇化的进程的推进,这才是方向。
    中国的城镇化动力是非常足的。我们的国情决定了,城镇化的成功,一定是要先把县域经济发展起来,而我们企业要做的则是把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转移进去,让百姓获得劳动权利和分享劳动成果的权利。这种情况下,社会才能稳定,整个社会的转型才能成功。作为新能源产业,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就是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技术、资本、管理带到农村的县域经济里面去,以这样的方式和手段推动我国城镇化的步伐,带动大量农民工就业,使农民增收,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后,消费的能源商品是绿色的能源商品,城镇化建设才能不断持续健康加快。
     关键词:创新模式
——“现在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了?这是因为它们和经济建设之间有堵玻璃墙”。
    中国工业报: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但目前来看,创新模式上还有很多不足,产学研的结合也不是很紧密,我们该如何才能处理好三者关系?
    陈义龙:我们通常讲,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这是因为企业能够找到市场需要什么。以企业为主体带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这种协同创新是符合发展方向的。现在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了?这是因为它和经济建设之间有堵玻璃墙。很多专利放在那里,大多数是因为与市场实际需求相差很远。那么以企业为主体来带动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成果,就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倒逼科研机构的技术人员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研究和开发,这种情况下,企业也会知道究竟是需要得到怎样的科研机构技术支持,同时高校也可以从研发的源头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数据库资源。企业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实施再进行集成创新,这就把学术、技术和商业需求几个层面的创新结合到了一起。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成功的,也是可行的。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电机电器行业协会主办 @版权所有 2010-2013
电话:0591-63216616 15715901366 E-mail:fmeeia@qq.com 传真:0591-62712886
闽ICP备10206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