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至25日,由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材料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沪举行。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国际“以教育促使世界更美好”协会(PMME)、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和研究生院协办,来自国内外20多所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十余家著名企业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代表与会。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在致辞中指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需求,是国家经济发展转型的紧迫要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黄震说,上海交大作为“卓越工程师计划”第一批实施高校,依托强大的工科优势,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密切合作,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育体系,以“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为导向,改革课堂教育方法等,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未来的工程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工程人才培养提出新思路、新办法,为探索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出谋划策。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马克马斯特大学J. David Embury教授表示,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以及中国高校与企业界的合作,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产生广泛的影响。David Embury教授希望大家珍惜机会,畅所欲言,为引导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以及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据悉,本次研讨会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主题,来自法国、加拿大、英国和中国的多名院士和专家,以及来自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宝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美国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等企业的代表以及国内外各高校的专家做了14场专题报告,并围绕中外工程材料教育模式、材料教育与工业界的相互联系及当前形势下工程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展开讨论。
研讨会共分为三个专题。在研讨会的第一个专题“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中,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汪泓教授指出:“卓越计划”对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卓越计划”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特别重视国家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通过在校内学习和在企业学习两个阶段,多方式培养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工程师后备人才。“卓越计划”将以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建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制与平台、推进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建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体系、创新管理体制等六个领域为实施重点,将在明确工程师培养定位、培养标准及其实现矩阵,制定完善的企业学习阶段方案,强化教师的工程背景,实施国际认证和扩大同跨国企业的合作等方面开展战略思考和探索,更好地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在研讨会的第二个专题“企业需要何种技术人才”的讨论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都有为教授指出:人才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石,一流的人才,才会有一流的产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技术部主任Philippe MERINO指出:能全面理解整个公司的运转的人才是真正的统治者,在公司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实习经验是很有利的,这使得年轻的工程师能够更好地适应公司的工作,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包头稀土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黄焦宏副总工程师指出:工程师的工作和研究员的工作存在很大差别,工程师的工作岗位在企业、在车间,工作职责大多是为某项具体的生产任务进行技术指导、咨询,工程技术工作都是实际工作,所做的工作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结合,因此,工程技术工作不允许失败。来自宝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技术中心)的张永杰院长助理谈到:自2004年开始,宝钢和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合作联盟,联合培养高层次工程型人才,使学生、高校和企业获得了三赢。对于学生,在企业和学校老师的双重指导下,以及在企业与来自最好理工科大学并经过严格挑选的群体的交流互动,他们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与宝钢的战略合作,提升了知识从学术向产业的转变;对于宝钢,观察学生并挑选其中最好的工程师。合作是成功的,而且它已成为宝钢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组成。
在研讨会的第三个专题“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讨论中,来自法国兰斯大学物理系张葵教授强调:中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分清良莠地借鉴西方工程教育特点。培养中国未来的工程师人才。来自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罗震教授分析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构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进行“专业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按专业培养”转化为“按大类培养”、“学校教育”转化为“产学合作教育”、“以教为主”转化为“以学为主”等培养体系的重要性。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敏教授的报告,介绍了该学院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型人才的定位、培养目标出发,对本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了顶层设计。她认为重点是强化专业基础教育、突出工程素质培养及凸显立体化教学模式,通过精心安排工程认识、工程实践、工程培训以及校内和企业的工程研发等实践环节,贯穿卓越工程师“能力链”的培养,还可以通过设立学院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本科生导师制、学生轮值议事等组织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卓越工程师的素质、能力的综合培养。
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开始启动并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计划将在十年内培育出一大批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截至今年6月,教育部已批准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内的61所高校为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