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省投融资协会和《浙商》杂志社联合举办的“2011第三方金融服务论坛”现场,一个名为“经钱网”的第三方在线融资理财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让正在遭遇“钱荒”的众多中小企业主感到些许暖意。
“钱荒”催生网络融资
现场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近来我省中小企业网络融资风生水起,全球网、数银在线、阿里巴巴等第三方金融服务网商迅速发展,日均申请流量达5000家次以上。预计到年底,全省中小企业网络贷款融资可超过400亿元。
但这只是杯水车薪,“钱荒”仍普遍存在着。据参加论坛的省经信委、省中小企业局有关人士透露,至去年底浙江共有中小企业310多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而最新数据显示,能顺利从银行贷到款的企业仅10万余家。
参加论坛的省中小企业局融资担保处处长刘树林、杭州银行小企业部副总经理冯世明,以及丰溢控股集团董事长程建利等都认为,中小企业正在遭遇“钱荒”困境。
企业不仅贷款难,而且利息贵。刘树林透露,上半年全省中小企业利息支出增长了38%。
突围之道在改变
面对“钱荒”,突围之道在哪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曹红辉认为,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应有的态度不是抱怨,而是首先改变自己,只有摆脱低端制造才能受到资金的青睐。
他结合自己多次考察浙江企业的经验说,执着地进行产品创新、产业升级或许是最终解决融资难的一个好办法。他举例,日本一家1904年成立的门窗企业,100多年来始终坚持做门窗,一扇门就100多项专利。该企业几历经济危机而不倒,其成功之道值得借鉴。
从事银行业30多年的浦发银行(600000)杭州分行中小企业中心总经理沈力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有特色、有前途的企业一定会得到资金的青睐。而专注风险投资的赛伯乐公司执行董事黄昕也透露,今年以来好几家中小企业已得到他们的资金支持。
学会多元化融资
中小企业要改变自己,还得正确认识形势。与国内及欧美金融界密切接触的曹红辉指出,防通胀仍是当前中国的首要任务,下半年宏观调控不可能转向。目前,国内货币存量有70多万亿元,居全球第一位,内生性通货膨胀表现明显,稳健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
对目前市场上颇为流行的“误伤论”,他表示了否定。有人认为中央的政策是控制通胀,中小企业其实是受到了“误伤”。“如果说天下冰雹,难道说因为个子矮而跑得慢的人被误伤了?”他说,“误伤论”其实没有正视“钱荒”。
“市场上缺的不是钱,而是基于信任的流动关系。”曹红辉的观点得到与会嘉宾认可,他们认为小企业要能贷到款,还要进一步改变自身的财务状况,而透明、诚信是最重要的。
程建利举例,有家小企业向银行融资1000万元,结果银行发现500万元被用于买房,于是收回了500万元。“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首先要改变自己。”
除了要积极地改变自己,还要学会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刘树林认为,中小企业不要将眼光仅盯在银行身上。他透露,仅7月份一个月,通过全球网解决的融资额就达23.32亿元。“学会与各种各样的第三方融资平台打交道,在当下显得尤其重要。”
解决融资难,中小企业应以“不抱怨的态度”着手改变自己,摆脱低端制造、增加财务透明度,而银行业也应积极开展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受邀做论坛主旨发言的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说,宁波银行(002142)的有限联保制度、温州组建担保公司联盟等探索都是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