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政府再度发力应对“钱荒”问题。
“浙江必须加快金融等创新模式,促进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发展。”8月30日,浙江省人大副主任徐宏俊对本报表示,浙江经济增长乏力、后劲不足,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约为10.8%,与全国同比低了6.2个百分点。
为此,浙江省经信委、科技厅及中小企业局等部门决定加强干预,重点打造金融综合服务共享平台、加强信贷引导、完善区域资本市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境。
在当天举行的浙江省成长型企业培育工程启动仪式上,100家优质企业获得浦发银行提供的信贷、PE项目管理等综合服务。而此前中行浙江省分行则将中小企业信贷规模调至100亿,比去年增加10%。
14447家企业倒闭
浙江省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该省规上工业亏损4673家,同比增长23.5%,亏损面和亏损率分别为14.6%和6%;全省14447家中小企业倒闭注销,6.6万家微小企业出现总产值和利润下降的情况。
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楼志鸣直言,浙江“三荒两高”(钱荒、电荒、人荒、高成本、高税负)问题突出。以生产成本为例,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全省企业人均劳动报酬增长16.9%,工业用地价格上涨4.8%,加上汇率影响,今年1~5月该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剪刀差”达3.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
更为严重的是信贷危机。据统计,上半年全省各项贷款同比少增925亿元,规上企业利息净支出369.98亿元,同比增长34.4%;小企业利息净支出增长45.5%。有56%的中小企业认为贷款难度超过去年。
“浙江80%的小企业靠民间借贷维持经营,年息最高的达180%。”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秘书长蔡骅指出,一般制造类企业利润率只有几个点,很多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之虞。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的调研认为,温州中小企业约有30%处于未开工或小开工状态。按现在的趋势发展,明年春节过后可能有40%的沿海中小企业停工或半停工。
资金链紧绷背后
一些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小企业已逃离主业。浙江省商务厅综合处对1700多家外贸企业的最新追访显示,约两成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在利润总额中占比不到20%,呈现“企业主营业务边缘化”现象。
不过,浙江省经信委政研室主任周必健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正视,但不可过分放大。从全省看,现在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现象发生在个别企业,尚未出现系统性风险。
“一些人炒作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话题,呼吁紧缩政策转向,是在为房地产商和证券商代言”。周必健公开表示,货币紧缩政策对房地产和证券市场影响最大,其资金压力也最大。
温州市银监局一位官员对记者说,近年来部分中小企业把实体产业当作融资平台,将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资本等行业。最近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企业不断地抽走实业资金,来保楼市里面的投资,也是一些企业资金链偏紧的重要原因。
浙江省银监局局长杨小苹则认为,浙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诸多不利因素,是该省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等深层次矛盾共同造成的,是在宏观形势下的一种集中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