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引领世界风电的发展,得出此判断的趋势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的强力支持,坚定不移发展风电中国政府把大力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行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总能耗15%,以及2020年GDP单位碳强度从2005年基础上下降40-45%的目标,中国政府计划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并计划在未来十年对此领域追加5000亿元人民币的投入。然而,最近的日本发生的核泄漏事件引起人们对于核能安全性的关注,中国政府已经暂停了对核电项目的审批,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了填补核能停滞的空缺,新能源特别是风电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2010年4月可再生能源法的修正案对可再生能源入网消纳提供了更有利的条款,另外,将设立可再生能源专项基金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新的输电网。此外,“强制市场份额”政策已经为非水电可再生源电力供应设立了2010年达到1%,2020年3%的目标,但目前在中国,生物质能和光伏发电都还非常有限,为达到这一目标风电将担负更重的要角色。在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计划中,中国政府明确表明将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则、系统配套、协调发展”的原则,继续推进风电的规模化发展。计划到2015年,累计并网运行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0GW左右,年发电量超过190TWh,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GW。由于电网建设滞后,加上并网程序和机制的影响,并网装机与实际的吊装容量存在一定的差距,(2010年,吊装容量44.48GW,而并网容量31GW)依此推算,风电的装机容量在十二五末将达到130GW,年均增速为15GW左右,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中对中国风电发展预测的积极方案情景相一致。
(二)风电经济性提升,产业进一步成熟风电不仅有清洁的特性,装备的生产环节对能源平衡和资源消耗要求也少,一般通过3-6个月的风电运行,即可全部回收。此外,风电对土地、水资源的要求很少,对环境的影响也很有限。更为重要的是,目前风电的成本已经较为清晰。我国已经颁布的风电区域上网电价在0.51-0.61元/kWh,比常规电力价格高出50%左右。2010年,由国家审计署对央企经营的风电审计结果表示:虽然各央企电力公司之间盈利水平有差异,但是央企的风电企业或资产普遍盈利,其中盈利水平大体上在每千瓦时0.05-0.15元。随着风电设备单位投资水平下降、风场选址水平提高以及风电机组效率的提高,风电成本将进一步降低。2009年,全球风电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过度,使得风电装备制造在成本和质量上的竞争日益激烈,2010这一趋势在中国也得到了持续,风电装备价格进一步下降,从2010年初的4000元/kW,下降到年底的3500元/kW左右,降幅高达12.5%。即使在未来几年,因为资源开发难度的增加和经济气候的回暖,风电机组的价格会有所回升,但风电的经济性的提升已成为事实,这一局面将进一步地提升开发商的积极性,大力推动风电的发展。此外,由于普遍看好中国风电市场发展前景,大量投资商纷纷涌入风电设备制造业,并开始出现过热局面。风电制造业的激列竞争最终迎来兼并整合时代,风电市场也会进一步向大型开发商集中,加之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明显扩大,整个行业正在步入成熟、稳定的工业化发展轨道。
(三)并网问题有所缓解,电网建设和风电消纳仍需提速随着电网企业对风电认识的不断提高,过去几年里,电网公司对于吸纳可再生能源发电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截至2010年底,全国运营装机达到31GW,是2005年的32倍,年均增速接近100%。截至2010年底,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并网容量占全网最大用电负荷的4.2%,其中,前三位蒙东、吉林、冀北分别为82%、28.6%、9.8%。风电发电量为50TWh,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4%。同时,电网不再把风电视为垃圾电,加快了风电电网建设步伐、提高电网吸纳风电能力。自2010年9月甘肃酒泉至兰州750kV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成后,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外送通道基本打通。为了协调蒙西地区风电,加大了内蒙古向京津塘电网的电力外送,从原来的200万千伏安提高到350千伏安,夜间全部输送风电。考虑到东北三省风电发展较快,东北电网建设若干条500kV的输电线路,以缓解风电上网难的问题。此外,电网还鼓励风电就地消化,目前蒙西和吉林当地的风电已占其社会用电量的15%以上,其中吉林已经占到17.5%。但由于风电发展较快,电网建设滞后风电发展,弃风问题在蒙东、蒙西、吉林、黑龙江和甘肃依然是大问题,上述地区一般风电场弃风在10-20%之间,平均达到15%。毫无疑问,并网与消纳的困难仍然是中国风电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促进远期风电在全国社会经济中发挥较大作用,必须既要从技术层面克服关键技术,制定并网技术标准,加入电网建设和区域连接,更需要从政策和制度层面进行公平合理安排,疏通利益传导渠道,引导企业投入。我国近来风电产业一直呈现“规划追赶现实发展”的现象,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风电资源得到开发,各界都需要认清这样一个形势,合理的电网规划、电网建设,包括国家对电网补贴的预先计划都必不可少。可喜的是,目前电网上下都在2015年和2020年分别接纳90GW和200GW的风电目标上达成了共识,如果电网的建设和消纳规划能按这一目标来安排,中国风电将突破瓶颈,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四)海上风电开发力度会加大我国陆上风电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向上增长的空间已相当有限。海上风电是未来风电的发展趋势。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海上风电的开发力度,计划2011年启动第二轮江苏1GW海上特许权招标,并推动河北、山东、浙江、福建等省份海上风电的发展,这将不仅带动海上风资源的开发,更是会打造一批大型风电机组制造产业的发展,从而打破发达国家对于大型风电机组的垄断格局,促进海上风电成本的降低,给中国的风电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