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海峡中小企业“成长·上市”高峰论坛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巴曙松、吴克忠等几位重量级嘉宾进行了精彩演讲。他们以独到的视角,分析十八大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中小企业当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在经济收缩期如何成长突围。
巴曙松:经济弱周期,企业以去产能为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中国GDP已经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当下GDP下移至7%到8%的涨幅。而且短期内,经济呈现持续回落的趋势,不过再下跌一个台阶如GDP涨幅下移致5%至6%,显然过于悲观。巴曙松直言,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已经可以较为肯定地判断GDP的下移幅度已基本稳定。
巴曙松表示,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中国经济,在经济危机之后均呈现出新的特征,即经济变化周期短期化。原先3至5年或者3至5个季度,经济数据才出现波动;而现在经济数据波动的频率已缩短至一个季度左右的时间。除了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之外,最核心的一个影响因素与GDP下移息息相关。
企业在决策的过程中,很容易被不断变化的经济数据所干扰。不过,可借鉴上世纪90年代GDP下滑的经验是,在当下同处于经济收缩期中,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福建宁德的钢贸企业,其中有一部分并非在经营实业,而成为融资平台,或者投资房地产或者矿业,高负债引起高杠杆。当下的经济环境下,让为其提供融资的上海银行颇为胆战心惊。”巴曙松表示,在经济上升周期,杠杆率越高收益也越高;而在经济收缩期,企业杠杆率越高负债也越高,则意味着将面临更高的风险。
巴曙松提醒,企业家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需重点关注宏观政策的变化。预计在未来的2到3年,我国将持续中性偏紧的宏观经济政策,企业将持续以去产能为主。
此外,在当前经济大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大体方向属于“宏观稳住、微观放活”。而不时出现的政策叠加现象,则可能让市场经济的紧缩力度进一步加大,届时需重点关注实体企业的真实融资成本,这将很大程度决定着企业未来走向。
吴克忠:企业不是有钱就可以做大
“万米赛跑的胜者,往往不是取决于你有多领先,而是是否持续和持续的进度。”优势资本私募股权投资总裁吴克忠认为,不缺钱的企业,并非就意味着就可以领先于其他企业。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10亿销售额与1亿销售额的企业区别仅仅在于起点,速度与耐力才是决胜的关键。
谈到如何做强企业,吴克忠表示,企业需要拥有定价权而不是被定价。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定价权和溢价权,拿着10%左右的净利率,被动着等待被需求。其实,决定产品价格的不是你花了多少成本,而是你满足了客户什么层次的需求,即服务。服务以市场需求定价,最终也决定了定价,也决定了是否高溢价,如奢侈品。服务其实销售的是解决方案。
除解决企业自身发展定位,善于资源整合是企业在做强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做大的重要渠道。吴克忠认为,资源整合对于企业来说,就像将珍珠串起来成一条珍珠项链。对企业来说,最值钱的是线而不是珍珠。
方宝荣:建议食品、建筑等企业赴港上市
在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多有上市需求。不过,如今在A股上市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中金公司投行部总经理方宝荣表示,从2012开始A股就开始遭遇了塞堰湖。目前A股市场有671家拟上市公司,累计募资金额高达5000亿。而在正常年份如2009年以及2011年,融资总额才分别为2000亿元和3000亿元,就算是在融资巅峰的2010年,新股总共募资总额也才4910亿元。
“就算7月底新股上市重新启动,市场疏导仍需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方宝荣分析,根据最新的新股发行改革方案来看,虽然上市条件并未改变,但是新股定价以及网下配售均越来越市场化,进一步要求企业高管的规范管理稳定股价,同时更加强调信息披露的义务,企业在A股上市的挑战性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政策在去年底放松了在香港上市的门槛,而且,从母国市场来看,A股市场的估值虽然相对更高,但是在食品饮料制造、建筑、医药、房地产、零售等行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估值反而更高。
另外,方宝荣表示借壳上市也不失为一良策。2012年以来,A股共有12家企业完成借壳,13家企业正在进行中。目前监管层对借壳上市的审核也提速至2至3个月。不过,企业需防范壳公司风险,如股权结构是否简单;资产规模是否较小;总资本和总市值是否较小等。“对于还未达到上市标准的企业,可以先尝试在新三板市场挂牌。”方宝荣称,从目前最完备的2011年数据来看,52家企业挂牌后在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均获得较快增长,而且定增密集度也越来越高。
(东南快报记者 陈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