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人民政府市长 林小楠)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兴市强企富民之本。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福安要践行“建设园区、壮大集群、又好又快、树立典范”要求,加快产业转型、城市升级,打造闽东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发挥人才最活跃先进生产力“引擎”作用,实现人才与经济社会互动并进、同步发展。
打造聚才“高地”。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发展体制和环境的竞争。要进一步健全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敢为事业用人才,使各类人才都能为福安发展贡献力量。按照“立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和转型升级的要求,用好用活中央和省的政策措施,以政策突破带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破除阻碍人才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壁垒。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闽东电机电器千亿产业集群发展措施的通知》、《福安市引进人才的暂行办法》等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优待措施,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优活力。实施好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调整振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不锈钢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瞄准产业发展的高端化、前沿化,着力吸纳集聚创业创新人才。加强技术对接和成果转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提高新产品研发能力和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水平。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激励办法。营造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软环境,激发人才创造力。
架设引才“桥梁”。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就能带出一个创新创业团队,就能发展一个项目,催生成长一个新兴产业。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建设闽东人才资源聚集区。大力推进行业科研机构、创新载体建设、提升电机工程研究院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建设电机电器科技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园,支持企业完善技术研发中心装备,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积极构建学术交流、技术共享公共平台。全面实施“项目引才”、“以商招才”工程,借助“6·18”、“ 9·8”、“院土专家海西行”等“桥梁”,做到“引资”与“引才”并重。引导企业外移引才关口,异地设立驻外机构就地引才用才。运用引进台资企业平台,开展海峡两岸电机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通过引进一批项目,带进一批优秀人才,带动技术交流和人才合作。深化与世界500强之一的台湾东元集团人才交流,引进东元集团技术研发、经营管理人才团队。加强与台湾虎尾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扩大人才技术交流。
营建育才“摇篮”。人才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早一天播种就早一天收获,先一步布局就先一步赢得主动。要整合优质资源,内联外引,加快培养产业所需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实施“百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定期选派一批企业高管、高级技术工赴外地学习深造,争取5年内培养400名拥有实际管理操作技能的经营管理人才、600名各大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持续开展“一人才一项目一成果”、“名师带高徒”等活动,按照“一个行业至少配备1名领军人才、2-3名拔尖人才和若干名后备人才”的标准,编制《福安市急需人才引进目录》,着力在主导产业、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实现突破。特别是对成果突出、有权威、能挑大梁的,作为领军人才进行跟踪培养,推动传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职业技术学校为基础、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产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施“高端带动”计划,开展高级技师和技师考核认定,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大扶持力度,建设一批电机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大力培养产业技术技能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着力打造产业人才集聚的“洼地”、人才作为的“洞天”、人才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