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给企业带来新的盈利压力。
●企业内外部成本压力加大,解决之道在于产业升级,通过投资来提高资本构成的比例和相关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中国经济也受波及。7月份CPI创出37个月新高,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给企业带来新的盈利压力。面对变化莫测的经济环境,“中国制造”该如何应对,特别是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生存发展?记者实地采访的答案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企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
7月份CPI达到6.5%,创下37个月来新高,企业的外部成本压力没有减少的迹象,再加上以劳动力成本为代表的内部成本持续攀升,我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
总部设在广东佛山南庄的雅士高夫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高档建筑瓷砖的企业。董事长陈彦斌表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造成的压力与日俱增,对比两年前,目前一般员工的平均工资基本都有20%—30%以上的增长。
“目前企业一线员工的工资在2000元左右,加上各种福利及加班费,一些干得好的技术工一个月不会低于3000元。”陈彦斌说,“搬运工可能是企业最累的工种,10年前搬运工的月工资为1000元左右,而现在这个岗位工资已经开到3000多元,而且还越来越难招到合适的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劳动密集型企业眼下所遇到的用工难题,并非单一的人力资源问题,而是生产成本涨价、人力成本增加、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以及员工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共同造成的。
上海松江区一家床上用品生产企业有员工2000多人,主要为外来务工者。“原本企业只是交外来劳动力保险,成本低,而现在改成和上海市区一样的社会保障制度,用工成本就上去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企业里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一般每月工资都在2000—2500元。如果给员工加“三金”,企业给员工2000元,还要额外再交给社保800—900元。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今后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对本报记者说。
附加值低的大路货将难以为继,逼迫企业产品走向高端
面对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原材料、能源等各种成本普遍上涨,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都面临着涨工资的压力。
“如果加工资,就必须提高售价,产品不好买。另外,涨了工资之后,按照现行增值税,就会导致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大幅度提高。”上海某家纺企业负责人说,该企业的产品全部内销,由于是基础消费品,价格弹性系数不敏感,所以通货膨胀对他们影响不大。目前,只要控制好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还是可以应对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但如果再持续增加成本(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等多方面),这类企业真的要出现“倒闭潮”了。
对此,陈彦斌表示,企业如果还继续生产附加值低的大路货,是难以为继的,所以这逼迫他的产品走向高端,通过高附加值来摊销高成本。同时,他不得不认真考虑实现机械化、半自动化生产,减少一线工人的数量,以节约成本。“比如现在企业增加大量叉车,实现搬运的半自动化了,相当于劳动强度减少一半。目前,我们只在叉车不能作业的区间才需要搬运工,这样对搬运工需求量也就少了。”他说。
一般而言,劳动年龄人口增量减少伴随高速经济增长,会共同导致普通劳动力的短缺从而工资上涨,也就是常说的“刘易斯拐点”。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劳动力价格上涨是2003年以来的大趋势。他预计,“人口红利”在“十二五”末或将迎来拐点。不但以技师、技工为代表的中高级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局面仍将持续,而且一般素质的劳动力也将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也就是说,不管劳动密集型企业愿不愿意,转型已是必然趋势。
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否则“中国制造”将失去竞争力
有专家分析认为,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我国的传统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要加快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沿海发达地区曾引以自豪的来料加工的模式已经不合时宜。若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老路,中国制造将失去竞争力。
刘姝威说:“现在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最大的问题就是研发不足。生产成本的快速上涨,会逼着企业走创新的路子,扩大研发投入。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一定要通过技术创新去消化。”
那么,我们企业研发差在哪儿呢?
以同是百年企业的上海家化和宝洁公司相比,宝洁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在20亿美元以上,上海家化每年的研发费用不足1亿元人民币。“经营规模的差距不可怕,关键是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研发是否存在差距,成功的研发成果能够迅速地缩短经营规模的差距,并有效抵消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刘姝威说。
蔡昉则认为,企业内外部成本压力加大,解决之道在于产业升级,通过投资来提高资本构成的比例和相关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
如果从更广阔的范围看,“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扩大消费。”刘姝威说,“消费能力提升了,企业的创新产品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出路,这本身就是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