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政策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
[镜头] 伴随着巨大的引擎声,飞机腾空而起——3月2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新舟600飞机正式投入民航的飞行教学。
新舟600飞机是中航工业推出的40至60座新型涡桨支线飞机。从2005年起,中航工业就瞄准“涡桨支线飞机世界第一”的目标,下大力气研制新型飞机。在2010年的珠海航展上,新舟600飞机表演了大坡度转弯与单发停车等高难度动作,并首次外销。目前,新舟700已在紧张地研制生产中。
近年来我国研制出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装备,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工业的进步。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一篇,全面展示了未来5年我国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路线图。强基础、增后劲,中国正稳步行进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
强基础,“老产业”焕发青春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老产业”也能焕发青春。
中国目前已是当之无愧的制造大国,钢、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长期以来,制造业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大量传统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改造提升制造业”的目标,强调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给传统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如何让企业有动力去进行技术改造?规划纲要明确,今后将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流程,与此同时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国家还将鼓励企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现“两化”融合,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
规划纲要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指出了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方式,不少企业表示,这使得转型升级路径更清晰、更有操作性,“知道该往哪儿使劲儿”。其中,对装备制造行业,今后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船舶行业要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配套设备。汽车行业要强化整车研发能力,实现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冶金和建材行业则要在严格控制总量扩张的同时,优化品种结构。轻纺行业的一大重点是加强企业品牌建设。
增后劲,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特别是其中先导性、支柱性的产业,可以增强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场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已拉开大幕——英国着眼发展低碳经济、数字经济,“构建英国未来”;欧盟宣布投资上千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这样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的前奏。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中国必须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规划纲要明确,“十二五”期间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的目标。这意味着,培育新兴产业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新兴产业种类不少,究竟应该朝哪些方面努力,哪些具有先导性、支柱性的意义?根据规划纲要,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发展重点,纲要同时详细阐述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的具体方面。
新兴产业前景美好,但风险往往不小。如何引导扶持?“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扩大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规模,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专家指出,纲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政策的明确化,既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又给企业吃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