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月1日电 (记者 姜煜)中国官方1日发布的2013年12月制造业PMI为51,虽环比上月略降0.4%,但仍然连续15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鹄飞认为,当月PMI环比略降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波动,未来中国制造业复苏进程仍将持续。
花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以及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则对未来中国经济趋势判断称,中国有能力抵御美国退出QE(量化宽松)的冲击,虽然中国经济的波动在所难免,但其有潜力率先走出一条以改革带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路子。
陈鹄飞分析称,依据历年同期PMI环比经验走势看,2013年12月中国制造业PMI环比略降0.4个百分点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波动。此外,从近年来中美制造业PMI联动、趋同的走势看,12月中国制造业PMI环比略降的走势也与12月美国芝加哥制造业PMI环比跌落2.9%的态势互为印证。
他认为,从同期PMI的绝对数值来看,2013年12月当月PMI为51,相比2011年12月的50.3、2012年12月50.6的绝对值而言,基本延续了稳中趋升的态势。制造业PMI整体企稳回暖表明,未来中国制造业复苏进程仍将持续。
“2014是中国改革重启元年”,花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个涉及国有企业改革、土地改革和政府改革在内的内容广泛的7年改革计划,这是中国经济再造的过程。与世界其他国家缓慢甚至停滞的结构性改革进程相比,中国有潜力率先走出一条以改革带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路子。”
沈明高称,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2014年要努力实现不会带来后遗症的合理经济增长速度,“我们认为,合理的增长意味着去杠杆化、增加有效需求和提高生产率。合理的改革顺序可以减轻改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但改革所带来的经济波动也是在所难免的。”
美国将于2014年开始逐渐退出QE,朱海斌对此分析说,美国退出QE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和资本流动渠道影响中国,鉴于量化宽松退出的前提是美国经济前景好转,这对中国出口行业的影响应该不大,而最脆弱的经济体是那些经常账户持续赤字和严重依赖境外资本流入支持国内经济增长的经济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对资本渠道的冲击也有很强的抵御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