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在安徽芜湖发布了2013年全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结果。根据调查,2013年我国电线电缆产品批次合格率为89.1%,产品质量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指出,“近年来电线电缆抽查合格率始终在90%左右徘徊,10%的不合格产品带来很大的质量安全风险和质量效益损失。特别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等品种的质量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绝缘、高温等一些关键性能指标还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下一步,质检总局将加大标准修订力度,加强生产许可、“3C”认证制度的准入把关和政策约束作用。对此,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山华建议,“有必要建立统一、有效的产品认证监管机制、互认机制,既将监管落到实处,又减轻了企业负担。”
从60%到88%
电线电缆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是仅次于汽车整车制造业的产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0%。但电线电缆产品的质量状况却一度让人忧心忡忡。
魏传忠表示,为了整顿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国家质检总局在2010年吹响了电线电缆质量提升的号角,并决定用三年时间实现质量“三步走”战略。
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全国质检系统组织开展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专项整治,严厉查处了一批质量违法行为和违法企业。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质检总局、工信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6部门召开全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建立了电线电缆质量提升联合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关于促进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以2012年11月举办首届中国电线电缆博览会暨质量峰会为契机,质量提升行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宽。
据了解,三年来,质检总局共查办制售假冒伪劣电线电缆案件1042起,查获假冒伪劣电线电缆货值7380万元,其中货值100万元以上案件7起,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2起。三年来,部门联新机制也取得了不菲成绩。质检部门加强了生产许可,加大对获证企业的质量监管力度,严格认证制度,规范出口电线电缆企业生产行为;工信部加大了对电线电缆企业联合重组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加快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不断向优势企业集中。
根据2011年和2012年的两次抽查,以及2012年度国家联动监督抽查结果,全国电力电缆产品合格率平均水平从以前的60%提升到了88%以上。另据国家工商总局通报显示,2012年流通领域电线电缆监测合格率较2011年提高25.8%。
在2012年的基础上,2013年电线电缆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据抽查,全国11个省(自治区)1538家企业生产的2233批次产品中有1990批次产品合格,批次合格率为89.1%。目前,质检部门已对243批次不合格产品所属的177家企业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其中11家已经被依法关停或停产停业。
严格源头准入
魏传忠在会上指出,“近几年电线电缆质量提升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电线电缆的质量形势仍不容乐观,质量提升工作仍任重道远。”
目前,电线电缆产业总体上还处于以量取胜的发展阶段,以质取胜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追求还没有在全行业得到普遍认同。这就导致行业总体科研投入不足,高素质人才匮乏,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弱,航空航天等高端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随着经济发展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作为工业经济基础的电线电缆产业,很大程度上将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特别是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矛盾将会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在此形势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低价低质竞争、蓄意逃避监管,以牺牲质量“谋求”市场利益的诱因仍然存在,直接影响了电线电缆质量的提升。
数据显示,电线电缆行业增长速度由过去的两位数下滑进入个位数增长区间。截至2013年7月,行业亏损企业达664家,亏损面16.8%,亏损总额20.2亿元。
针对现状,魏传忠提出,“将加大标准修订力度,进一步加强生产许可、“3C”认证制度的准入把关和政策约束作用,严格源头准入、证后监督、违规退出。”未来,质检总局继续将电线电缆作为监督抽查和质量监督重点产品,保持对质量问题突出的重点品种、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的连续跟踪抽查。全面落实对电线电缆企业的分类监管措施,对不同类别企业落实差别化监管措施。保持打击质量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无证生产、低标生产、制售假冒伪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等质量违法行为。
同时,质检总局还将积极支持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主要用户建立实施有利于质量提升的招投标机制,使不合格产品和不诚信企业难以竞标、不能中标。
丁山华从生产企业的角度指出,目前电线电缆行业认证名目繁多,有电能认证、煤安认证、消防认证、通信进入证等,甚至还有“渔检”证书,企业应接不暇。政府部门应该规范和减少各类许可、认证、入网证书。“有必要建立统一、有效的产品认证监管机制、互认机制,既将监管落到实处,又减轻了企业负担。”
同时,丁山华还认为,目前不少国内原材料厂商质量保证能力差,产品质量波动大,成为电缆生产企业质量提升的瓶颈,因此政府须采取措施加强对原材料厂商的监管,才能为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