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电机电器网 >> 行业资讯 >> 企业 >> 正文

工业经济拉动厦门过半GDP 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明显

发布时间:2014/01/17  来源:东南网  作者:Lu2011   浏览:

东南网1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易福进 张顺和)

开篇语

美丽厦门,实体经济是重要支撑。

在刚刚召开的省“两会”上,省长苏树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厦门要“又富又美”,一定要优化发展二产,不发展二产没有出路;不发展二产,厦门强不了;不发展二产,厦门三产没有服务对象。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工业经济拉动了厦门过半GDP,依旧是这座城市最强劲的引擎。

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快速推动的同时,厦门工业坚定地迈上了转型升级的道路。因此,本报即日起推出“厦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之路”系列报道,解读厦门工业经济的成就,还原厦门工业的转型升级路线,也思考厦门工业的短板与未来。

增速 工业好于GDP和三产

从去年年底以来,厦门市经发局经济运行处就紧盯着各方上报的数据,以这些数据科学测算出的工业经济脉络,被视为厦门工业经济过去一年发展的“晴雨表”。

“去年新投产的大项目少,还面临着大企业减产,工业形势可谓严峻。”经济运行处有关负责人坦言,受国内外经济缓慢复苏影响,去年对于工业经济来说是困难的一年。

但目前最新的统计数据让厦门“工业人”稍稍松了一口气——去年前11个月,厦门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7%,比三产的38.7%高出18.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1035亿元,占全市2648亿元GDP的39.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2.4%,比全市GDP和三产增速分别快2.6和4.5个百分点。

其中,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以占23%的企业数,创造了41.48%的产值,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5%。

也在与全国类似城市的比赛中,跑出了自己的风采。前11个月,厦门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9.7%)高出2.7个百分点,在外向度较高的城市中居首位。

过去的一年,厦门工业对厦门经济还贡献出多个“过半”——工业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50%以上;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占全市外贸出口约70%;全部工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数约50%。

这些漂亮的数据进一步显示,工业作为推动厦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依然强劲如一。

动向 工业更加注重提质增效

在这份答卷上,厦门工业巨头的表现,依然最为抢眼。

作为厦门第一工业大户,已在厦门经营15年的戴尔,近年来的产值一家独占厦门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十分之一。去年,戴尔成都基地正式投产,但这并没有使其在厦门做“减法”,由于台湾和东南亚市场的一些订单生产纷纷转移厦门,厦门依旧是这一世界500强在中国的“第一基地”。而戴尔依然坐上了厦门工业冠军的宝座。

不仅戴尔,冠捷显示、宸鸿科技和联想移动等一批先进制造业的代表,去年都用超百亿元的产值,不仅为厦门工业带来量的增长,也带来了质的提升。

而以提升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带来的“质”,也为厦门工业的竞争力带来了强大的后劲。过去一年来,厦门市组织的两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104家新认定高企已报国家高企认定办备案,预计新增产值180亿元,其中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今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5亿元,是继宸鸿科技和联想移动后厦门市第三家收入超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厦门全市资格有效的高新技术企业750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近一半。

正是靠着技术突破,10年前还是一个小厂房的弘信电子现在已经成长为柔性电路板生产的中国民企“老大”,并走向世界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

数据显示,在去年一年,有近160家企业跨过了产值2000万元这个门槛,从规下企业“晋级”到规模企业,将厦门规模企业的数量增加到了目前的1662家。

带动 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明显

过去的一年,对于达运精密(厦门)有限公司来说,是值得记录的年份。在创业6年后,这个开始产值仅1.3亿元的企业,成功进入厦门“百亿级企业”名录。至此,厦门产值在百亿元以上的企业也达到了8家。

目前,厦门全市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473家,产值400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90.3%。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共有59家;产值在50亿元以上的企业共有15家。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产业链在拉长做大。2012年厦门重点培育的13条产业链工业总产值302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8.3%,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2.2%,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17.3个百分点。其中,有6条产业链的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一批高端、高新企业的崛起,不仅填补了产业链的空白,也为厦门工业经济升级之路铺上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2013年,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第5.5代低温多晶硅(LTPS)TFT-LCD生产线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投产,这条生产线有一个让人艳羡的亮点:国内第一条、全球第二条。

像这样的“全球第一”、“国内第一”正越来越多地在厦门诞生,而厦门工业也靠着这一个个“第一”,打造出在国内乃至全球的影响力。比如,厦门宸鸿科技打造的全球最大的触控显示屏生产基地;北大之路生产的全球首支用于临床的神经生长因子药品;美亚柏科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套互联网监控系统……

数说工业

●1035.25亿元。2013年前11个月,厦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035.25亿元,增长12.4%;规模工业产值累计完成4228.20亿元,增长13.3%。

●全省第1。工业产销率累计98.94%,同比提高0.0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位。

●90家。在全市150家重点工业企业中,产值增长的有90家,增长面达到六成。其中,产值净增亿元以上的有48家,产值增长(现价)超过20%的有42家。

●4000亿元。目前,厦门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473家,产值400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90.3%。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9家,产值在5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5家。

●95%。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以23%的企业数创造了41.48%的产值,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5%。

记者观察

两大因素影响工业后劲

厦门工业发展主要依赖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如戴尔、达运精密、友达光电、宸鸿科技、联想移动、ABB、金龙汽车等一批大企业,就贡献了厦门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这些工业龙头扮靓了厦门工业经济,但也让我们看到隐忧。

一些工业巨头在厦门的业绩增速放缓。主要是厦门经济外向度较高,受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疲软、内需难以拉动等因素影响,许多以出口为主或比重较大的工业企业,生存更加困难,利润率明显下滑。

我们还注意到,有增长潜力的龙头项目、大项目、好项目,这几年厦门引进来的并不多。一位招商人员更是直言,近年来新的工业龙头项目落户厦门的并不多。

此外,近几年来厦门用于增加设备和提高工艺水平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徘徊不前,使得工业增长乏力。

如何聚合全市优势资源引进龙头?如何创新机制培育龙头?如何推动企业增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这些,都事关厦门工业后劲。
 

【双创政策】重磅解读!工信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双创政策】重磅解读!工信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福建 : 关于新一轮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实施期初奖补资金分配方案的公示 福建 : 关于新一轮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实施期初奖补资金分配方案的公示
福建省电机电器行业协会主办 @版权所有 2010-2013
电话:0591-63216616 15715901366 E-mail:fmeeia@qq.com 传真:0591-62712886
闽ICP备10206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