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邢利宇)有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已突破4300万家,平均寿命却不足3年,且有不断下降趋势。业界人士认为,管理机制是否有效是中小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之一。
冯春晓,重庆市一家广告公司经理,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她坦言自己的公司是“夫妻店”,两口子打拼,雇佣员工不过十几个。“人招来,不知怎么量化、教化和考核,员工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经营也一直没有明显起色。”
2011年起,两口子下决心引进新管理机制,员工积极性调动起来,从经理到员工都知道未来要怎样发展。两年后的今天,这个小公司固定员工60多人,经营项目增加,年收入翻了三番。“人搞定了,才有往前走的支撑。”冯春晓说。
浙江省嘉兴市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嘉庆市江南开元大酒店总经理金永祥用“参加培训的专业户”来形容自己。“企业要发展下去,会碰到许多瓶颈,就要去学习,”金永祥说,创业十几年来,他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各地参加业务、管理等各种方面的企业培训,花在这方面的费用大概上百万元人民币。
“但是很多培训是听听很感动,想想很激动,回来落不了地,实践中行不通或没有效果。”金永祥为此苦恼。他希望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管理中的难点盲点,能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并使员工的工作激情可持续。
在湖北省荆门市,同样具有上述管理困惑的湖北群艺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副主席李荣自己琢磨出一套管理方法——积分制管理。
积分制管理,就是用积分(奖分和扣分)对人的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并用软件记录和永久性使用,目的是全方位调动员工积极性。
简单地理解,就是员工出错,可以用扣积分而不是扣钱解决,员工的点滴成绩都可以用奖分来肯定。积分和福利挂钩,积分高的员工,可以得到公司奖励的出国旅游、买车买手机补贴等。
2003年,李荣开始全方位使用积分制管理。短短几年,公司经营范围扩展至庆典策划、广告发布、网站建设、软件开发等100多个项目2500多个品种,资产和效益扩大、增加数十倍,创造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奇迹。
在群艺,员工的积分终身有效,不作废。目前部分员工个人积分60多万分,这些积分也成为留住员工的砝码。中小企业最头疼的人员流失问题得以解决。
群艺公司的积分制管理培训班也应运而生,每个月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家参加培训。培训班已开办80多期,参培人数也从十几人增长到一期四五百人。
2010年下半年,李荣应邀前往马来西亚进行“群艺模式”专题讲座,来自马来西亚各地200多家中小企业代表参加。现在,“群艺模式”在马来西亚中小企业中广泛运用。
2013年,首家京台合资医疗企业——北京宝岛妇产医院也采用了李荣的积分制管理。
“中小企业老总面临着各种困惑,其中尤其以管理上的问题居多。”李荣认为,虽然有企业凭一时机遇把企业做大,但大而不强,主要反映在没有完善的管理系统,结果企业管理团队不优秀,员工没形成好习惯和行为,最终导致企业缺乏抗风险能力,这种现象值得关注。
有资料显示,中国培训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兴起,当时的企业家们开始重视企业管理技能、人际沟通交流、员工职业化训练等问题。随着私营企业的壮大,港台和海外一些培训企业陆续开业,培训热从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向全国蔓延。
近年,受就业竞争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培训产业发展依然呈现出强大生命力。有数据统计,目前,中国企业培训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并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