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电机电器网 >> 行业资讯 >> 政策信息 >> 产业 >> 正文

我国防爆电器如何解决面临的困难

发布时间:2014/01/28  来源:慧聪电气网  作者:Lu2011   浏览: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投资力度、市场需求均有不同程度减弱,防爆电器行业经济运行热度明显降温,生产经营形势景气度不高。其具体表现为,企业产销指标、订货量不断下滑,企业盈利明显减少。为推进我国防爆电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亟须正视和解决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

基本满足市场需要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防爆电器行业已获得快递发展,尤其是矿用防爆电器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工厂用防爆电器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矿用防爆电器产品的发展和进步,其明显标志为,煤矿电气自动化技术、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等自动化产品达到一定水平,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电子调速技术在煤矿井下运输机械、提升机械和采煤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防爆产品制造体系,基本上满足了煤矿井下供配电、井下机械化,以及控制、保护的需要。

面临诸多困难问题

在防爆电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均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影响发展的问题。从总体上看,面临外需不足、产能过剩和人工成本持续上升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创新能力不足。截至目前,我国防爆电器行业真正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仍然较少,占绝大多数的小型企业基本不具备产品开发能力,有的小型企业甚至连基本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没有,但也在盲目地生产防爆电器产品。由于这部分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致使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是产品销售流通领域比较混乱。部分防爆电器生产企业缺乏市场调研,新技术、新产品较少,满足不了市场需要。低水平、重复性生产一些低档产品,靠低价格谋取市场份额。一些小型企业产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假冒伪劣产品还有市场。这种伪劣产品在市场流通,不仅给用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而且还扰乱了正常的经营秩序,不仅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且制约影响行业技术进步。

三是企业集中度过于分散。防爆电器生产企业数量较多,而且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更新速度慢。

四是市场需求萎缩。国内外市场低迷,导致企业产品出口数量和出口价格均大幅下降,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企业设备利用率下滑明显。

五是仍有融资难问题。全行业中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资金紧张状况仍然比较严重。

采取措施应对挑战

纵观我国防爆电器行业的发展,尽管存在着不足和挑战,但发展前景仍然光明。专家认为,基于当前的宏观背景,防爆电器行业经济回暖的过程或许会比较长,因此亟须加快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当前的关键是要下大力气抓技术发展,抓质量改进,建立一个远大的持续发展目标。

在此背景下,防爆电器生产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困难和挑战。一方面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应对日益上升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一是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提高现行产品的技术含量,尤其是在结构方面有所突破,使其性能安全可靠,外形美观、实用。同时,大量采用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电性能,加强系统化工程建设。

二是加大力度开发新产品,使其技术含量迈上一个新台阶。技术创新,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是否能不断领先于竞争者的重要指标依据。随着我国矿用电器市场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生产技术应用与研发,必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要及时了解国内外矿用电器生产核心技术的研发动向、工艺装备、技术应用及趋势等,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在电动机起动领域,软起动正在悄然兴起,但在防爆电器领域内,还很少应用。要经过不断努力,促进软起动在防爆电器行业应用和发展。

三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尽管石化企业的供电质量要好于煤矿,但对于众多用电负荷来说,尽可能减少无功损耗,已经在各用电方面引起了高度关注。近年来,人们发现进行终端补偿要好于集中补偿。所以,纷纷采取对电动机等感性负载进行终端补偿的技术,而工厂用防爆电器完全可以在这个方面跟上发展步伐,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水平。现今传感器技术发展很快,防爆电器行业要充分利用传感器,实现对温度、压力、流量、气体、光电等方面的信号利用,使防爆电器的控制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大。

 

【双创政策】重磅解读!工信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双创政策】重磅解读!工信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福建 : 关于新一轮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实施期初奖补资金分配方案的公示 福建 : 关于新一轮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实施期初奖补资金分配方案的公示
福建省电机电器行业协会主办 @版权所有 2010-2013
电话:0591-63216616 15715901366 E-mail:fmeeia@qq.com 传真:0591-62712886
闽ICP备10206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