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以及新业态的出现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可以说,我国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正面临着关键的转折点,而这个转型时期的标志就是两化深度融合。
两化融合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这既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体现,也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
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协同创新
推进两化融合,赋予工业发展以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也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回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高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工业大而不强,工业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这些矛盾和问题已严重制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从信息化角度而言,信息化只有将工业作为主战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信息技术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追本溯源,两化融合的重点,就是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新兴业态,着力点在于营造良好环境,确立标准标杆,汇聚政策资源,激发企业行业的内在动力。
为此,一方面,应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集成应用,推动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发展网络制造新型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工业云试点,推动企业综合集成应用和业务协同创新。
另一方面,应面向重点工业行业需求,开发工业机器人等职能基础制造装备和成套装备。推进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在石化、纺织、机械加工等行业的示范应用,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继续实施“数控一代”装备创新行动。
推进管理体系标准制定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标准建设是重要抓手。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中,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行动被列为第一项行动计划,2014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重点任务。
应该说,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行动既是工信部引导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获取竞争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抓手,又是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
然而,由于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如何研究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就成为两化融合工作中的一项世界性难题。
究其实质,两化融合最大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因此,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企业业务发展需求为牵引,帮助企业获取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可持续市场竞争能力,就成为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的核心导向。
在具体的行动计划上,首先要明确影响信息化过程的一般要素,形成引领和促使企业有效推进两化融合的体系框架、主要内容和方法论,并对重点行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充分的了解。
其次,加快建立第三方认定服务体系,建立第三方认定管理组织,制定管理办法。各地负责建立一批服务机构,培育专业人员,开展咨询、认定、培训等专业化服务,建设覆盖全流程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再次,开展试点和推广。选择典型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总结试点经验,组织宣传培训与推广交流。具体计划是,要在各省区市和重点行业选择500家企业开展贯标试点,争取2014年内200家以上的试点企业基本达到标准要求,鼓励各地更广泛地发动企业参与贯标达标。
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不仅需要来自中央的顶层规划,亦同样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地方工信主管部门应发挥组织管理作用,将管理体系的推广工作与本地的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行业协会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企业要发挥好主体作用。
以试验区为载体向纵深发展
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是工信部在区域层面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载体,自从2008年10月第一批两化融合试验区的批复到2013年5月第二批两化融合试验区通过验收,两批共十六个试验区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试验区是载体,企业是主体。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的建设,我国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能力、产业的发展和政府管理的水平等各方面,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比如示范企业的产品品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幅提升,部分示范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的综合效益开始显现,少部分企业开始向国际化进军。
两化融合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看到,要使区域两化深度融合工作进一步走向深入、推动企业两化融合取得新成效,在充分借鉴全国16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重点要在深度融合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应更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市场需求。两化融合是一个渐次递进的发展过程,需要分清政府与市场在推动两化融合中的作用和分工,防止错位。从应用层面,要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将市场机制激活。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市场毕竟不是万能的,政府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此基础之上,推动产品层次、企业层次、行业层次、区域层次等各个层次向深度进军。并且还应研究制定更好的推进政策,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安全,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安全以及加速推进企业的国际化、兼并重组等。同时,要积极推动电子商务集成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