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电机电器网 >> 行业资讯 >> 政策信息 >> 产业 >> 正文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动态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1/11/10  来源:电气工业网  作者:Lu2011   浏览: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粗放型发展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而消耗的钢材占46%,煤炭占45%,水泥占48%,油气占10%,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的进口依存度超过50%。此外,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55%,其中,重度脆弱的占19.8%,极度脆弱的占9.7%。根据《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我国“生态足迹”(维持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增加的速度远高于生物承载力的增长速度,人均“生态足迹”已是生物承载力的2倍,“生态赤字”正在逐年扩大。可见,我国长期粗放式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压力,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更趋凸显。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至45%。根据经验计算,碳排放量是能源消费总量的2.5倍左右。按此推算,若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50亿吨标煤,则碳排放量将达到125亿吨(2010年全球碳排放约为320亿吨,目前发达国家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碳排放控制在300-320亿吨以内)。应该清醒地看到,依靠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我们把资源环境压力释放的过程转化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目前,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节能减排技术已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新领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投入巨额资金,加大对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的支持力度,努力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并试图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减排规则和设置碳关税壁垒,主导全球经济新的游戏规则,提高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和市场进入门槛。这些趋势对未来我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要求我们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这不仅可以避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对碳排放的“锁定效应”,而且可以通过大力开发节能减排技术,加快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努力建设更节约、更清洁、更高效、更惠民、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双赢。

   一、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其中,节能产业中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环保产业中包括环保装备、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中包括资源循环利用装备、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及再制造。

  (一)节能产业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展望2009》报告,从2010-2020年,全球节能投资将达1.999万亿美元,2020-2030节能投资达5.586万亿美元。2008年出台的《美国能效市场容量:展示节能的完整前景》报告称,到2030年,美国节能产业市场将达到7万亿美元规模。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节能产业的投入,欧盟计划在2013年前投入32亿欧元用于环保汽车及智能化交通系统等的研发,英国专门成立国家低碳技术投资公司,发展低碳工业、汽车等节能产业。节能产业主要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三个部分。 

   一是节能装备。全球节能装备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发展速度迅猛。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4年全球节能装备产业市场规模约为5600亿美元,2007年约为6000亿美元,2008年达到615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8000亿美元。其中2008-2015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8%,较1999-2007年年均增长率提高1.5个百分点。 

   二是节能产品。节能产品中以LED为代表,LED产业上游包括原材料和衬底、材料外延等环节,中游包括芯片制作、芯片切割、测试等环节,下游包括封装、应用等环节。其中,产业上游跟中游约占全行业利润的70%,下游的封装环节占据10%-20%,下游的应用环节占据其余的10%-20%。世界LED产业主要分布在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欧美及韩国等地。其中日本规模最大,2009年占据全球LED产值的50%左右,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LED产业近年来迅速崛起,其封装产量占据世界第一,产值位居全球第二。
 

三是节能服务。节能服务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居民、商业、工业、市政以及农业等。尽管不同国家的ESCO(能源服务公司)主攻的节能领域有所侧重,但是在很多国家,工业领域的节能服务是ESCO的主要服务项目。美国是ESCO的发源地,是节能服务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据美国国家能源服务公司协会(NAESCO)估计,2006年美国的节能服务产业的产值约为36亿美元。在美国的节能服务业市场中,包括MUSH市场(这一市场包括对市政府和州政府、大学院校、中小学校及医院的节能服务)、联邦机构的节能服务市场、公共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居民节能服务市场、工业节能服务市场和商业节能服务市场。其中,MUSH市场占据的产值份额最大,2006年为58%,产值超过20亿美元。日本也于1996年开始涌现与节能服务公司相关的业务活动,2007年日本全国在册的节能服务公司达80多家,营业额约400亿日元。现在,节能服务业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市场规模达1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1亿元)。

(二)环保产业

在2008年全球环保市场份额中,美国占全球的36%,居第一;西欧占29%,排名第二;日本占16%,排名第三。新兴市场国家虽然在全球的份额中比重较小,但其需求增长极为迅速。

目前世界上环保产业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美国是当今环保市场最大国家,占全球环保产业总值的1/3。日本环保产业在洁净产品设计和生产方面发展迅速,如绿色汽车和运输设备生产居世界前列,节能产品和生物技术也是日本环保产业集中发展的对象,2010年日本环保产业的产值为354亿美元。环保装备产业的重点企业有: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东芝、三菱重工、川崎重工、西门子AG发电公司、弗洛特威务环保有限公司等。

从世界环保产业发展趋势看,环保装备将向成套化、尖端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环保产业由终端向源流控制发展,其发展重点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与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等方面。此外,当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设置“绿色壁垒”,给世界环保装备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和挑战。

(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2009年世界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6000亿美元,到2010年达到1.8万亿美元。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在今后的30年内,其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该产业提供的原料将由目前占总原料的30%提高到80%。再生资源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以美国为例,2009年,美国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2400亿美元,超过汽车行业,成为美国最大的支柱产业。美国每年回收处理含铁废料7000万吨,其中出口废钢铁1500万吨,占世界的30%;回收处理废纸6000万吨,其中出口1000万吨,占世界的40%;回收废铝410万吨、废铜150万吨、废玻璃250万吨、废轮胎5600万吨以及废塑料45万吨,固体废物回收率为40%-50%,生活废弃物的回收率为35%-40%。每年的再生资源回收总值约1000亿美元,每年销售收入约200亿美元。此外,欧盟、日本等国在再生资源产业方面的发展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和交易市场。

(四)再制造产业

再制造产业结构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汽车、工程机械、机械制造、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等领域。再制造在节材、节能、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成效显著。每年全世界再制造业节省的材料达到1400万吨。再制造节省的能源相当于8个中等规模核电厂的年发电量或者1600万桶原油,能够维持600万辆客车运行1年。

再制造产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2009年全球再制造业产值已超过1400亿美元,美国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汽车和工程机械再制造占2/3以上,近700亿美元。2005年,美国专业化制造公司数量已达7.3万个,直接雇员100万人,年销售额超过750亿美元,年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0.4%。再制造产业已深入到如汽车、压缩机、电子电器、机械设备、办公用品、轮胎、墨盒、阀门等多个工业领域。在美国所有的再制造行业中,汽车再制造业是最大的。欧洲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一些大企业都相继开展了再制造,著名的宝马、大众、梅塞德斯等汽车企业建立了汽车拆卸试验中心;瑞士的卡斯特林公司专门向世界各国提供再制造服务;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在汽车的整个寿命周期都体现回收利用的概念,从设计开始就注重汽车的可回收性,到报废时再拆卸回收利用。
 

 

机械装备再制造产业巨大的市场容量吸引了大量企业的进入。如全球装备制造业巨头卡特彼勒公司,成立了独立的再制造技术部门,2005年该部门创下了10亿美元的销售额,并有望在以后几年至少以15%的年增长率递增。目前在工程机械领域,以CAT为代表的国际工程机械巨头包括小松、日立、神钢、斗山和现代等企业已经纷纷投入再制造行业,并联合以南京钢加、恒日机械、武汉千里马为代表的强势经销商在国内提前布局。

二、发达国家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概述

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主导型、法规驱动型产业,产业规模取决于政府节能环保目标的要求,同时需要高技术的强有力支撑。为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世界发达国家纷纷把公众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动力,将环境法规作为产业发展的强制动力,将政府的方针政策作为产业发展的引力与支撑力。在推动和引导的同时,各国政府也通过财税和投融资等多种渠道,支持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正是由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采取多种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给予扶持(见表),这些国家的节能环保产业才得以迅猛的发展,占据世界的领先位置。发达国家采取的政策法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台专门法律法规。为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些国家制定了专门针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营造体系化、规范化的法律环境,保护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如美国于2009年6月通过的《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CESA)。二是制定专项战略规划。如韩国2009年发布了国家《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确定了17个产业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增长动力产业。三是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如美国《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推出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四是强化官产学研合作。如2008年成立的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EIT)是欧盟推动创新的旗舰行动计划,旨在整合'知识三角'的三边--高等教育、研究和企业。

三、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刺激和复兴计划中,具体体现了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投资、对普及节能环保产品的重视,其中的一些详细政策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在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实施重点工程,拉动产业需求。加快推进重点节能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工程、再制造工程、城市矿产工程、典型废物资源化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清洁生产示范工程等,形成对节能环保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需求拉动,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继续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加大对重点工程的支持力度。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形成激励机制。在价格、收费和土地政策方面,积极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和使用办法,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优先保障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集中资源化处理中心等项目用地。在财税政策方面,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已经出台的各项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在金融政策方面,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等,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研究设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改善金融服务,拓宽担保品范围,简化申请和审批手续等。

三是支持技术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节能环保领域设立若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增加节能环保科研经费投入,支持成套装备、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组建一批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若干节能环保产业化科技创新示范园区,推动重大技术联合攻关与产业化。结合示范工程,做好引进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项目业主单位给予风险补助。

四是强化法规标准约束,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节能环保相关法规,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等制度。逐步提高重点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特别重视标准对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一个新标准就可能催生一个新产业。扩大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范围,研究建立再制造产品标识管理制度,完善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体系。

五是倡导可持续消费,提高公众节能环保意识。健全政府强制采购节能环保设备产品政策。通过消费者补贴等方式,扩大节能环保产品的推广范围。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抓好新建建筑节能的验收管理,推动供热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广泛开展节能环保宣传,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双创政策】重磅解读!工信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双创政策】重磅解读!工信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福建 : 关于新一轮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实施期初奖补资金分配方案的公示 福建 : 关于新一轮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实施期初奖补资金分配方案的公示
福建省电机电器行业协会主办 @版权所有 2010-2013
电话:0591-63216616 15715901366 E-mail:fmeeia@qq.com 传真:0591-62712886
闽ICP备10206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