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福建而言,“跨越发展”“转型升级”在“十二五”时期显得格外紧迫。福建的自然资源并不富集,要素投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本越来越高,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逐步衰减,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从绝对数字看,福建的科技投入在全国排名并不靠前,但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等指标看,福建却有不小的进展。数据显示,2010年,福建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居全国第6位。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是科技工作的重点。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但福建缺少“大块头”企业,在福建的传统优势产业,如服装、制鞋、石材等,存在众多中小企业,产业链有待延伸,研发投入不足。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不很多,也是福建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基于此,福建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法规,并积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
一个亮点是,通过纵向和横向整合,形成创新合力。当地通过与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科院等单位建立科技工作联席会议、省部和厅市会商等方式,有效整合各层级、各方面的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金、介”协作大机制,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让大量传统制造企业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另一个亮点是,科技管理部门进一步创新服务,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推力。通过机制创新,福建形成了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机制,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共担科技项目,共享转化利益。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转化高新技术成果提供“孵化”服务,培育出一批有巨大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企业。
传统产业通过自主创新迈向高端化,新兴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规模化,福建以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思路十分明晰。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开放是福建的优势。闽台合作交流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提升了福建的软实力。被称为“6·18”的“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至今已举办九届,促成了2.1万多个项目在福建签约落地转化。
当前,福建正着力抓好“两个落地”——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重点科研机构落地建设,通过这“两个落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高端技术人才将进一步集聚。
在刚刚闭幕的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福建省委指出,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福建制造”和“福建创造”的双重优势,这将给福建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作者:王晋